憔悴青毡越水头,一尊长啸揽吴钩。
高斋暮辍康成讲,名岳朝看太史游。
五老云霞天并入,九江涛浪雪争流。
春花正逐离筵满,忍听阳关上客舟。

彭稚修以病乞假暂还匡庐,诗送之憔悴青毡越水头,一尊长啸揽吴钩。

高斋暮辍康成讲,名岳朝看太史游。

五老云霞天并入,九江涛浪雪争流。

春花正逐离筵满,忍听阳关上客舟。

注解:

彭稚修(1129年—1186年),字子寿,北宋时期诗人、文学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之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后成为南宋著名文人。他的诗作风格独特,语言优美,富有哲理。

“憔悴青毡”形容彭稚修为人正直、坚毅,即使身处困境也毫不动摇。“一尊长啸揽吴钩”描绘了彭稚修饮酒时的豪迈气概,他仿佛在用手中的吴钩(一种宝剑)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高斋暮辍康成讲”中的高斋是指书房,彭稚修在这里讲授儒家经典,暮宿即夜晚休息。“名岳朝看太史游”中的名岳指的是庐山,太史游则是指西汉时期的司马迁。这里描绘了彭稚修游览庐山时的壮丽景色。

“五老云霞天并入”中的五老山是庐山的别称,此处描绘了庐山云霞缭绕的景象。“九江涛浪雪争流”则描绘了鄱阳湖波澜壮阔的水景。“春花正逐离筵满”中的春花则是指桃花,离筵则是离别宴会。这里的春天正好与离愁相伴,春花伴随着离筵而盛开,象征着美好的时光即将过去。

“忍听阳关上客舟”中的阳关是唐代著名的古关,位于今天甘肃敦煌境内。这句话描绘了彭稚修听到客人离去时的情景,内心充满了不舍之意。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彭稚修与友人离别时的深情厚谊。全诗以彭稚修的视角出发,将读者带入了一场离别的场景中。首句“憔悴青毡越水头,一尊长啸揽吴钩”描绘了彭稚修憔悴的身影和豪放的饮酒场面,表现出他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第二句“高斋暮辍康成讲,名岳朝看太史游”则展现了他在书房里讲授儒家经典的场景,以及他登临庐山观赏美景的心情。第三句“五老云霞天并入,九江涛浪雪争流”则进一步描绘了庐山的美丽景色,将读者带入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之中。第四句“春花正逐离筵满,忍听阳关上客舟”则将读者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离别时刻的不舍之情。整首诗句式工整,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彭稚修的才华横溢,又表达了他对朋友的真挚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