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兀飞楼雾里看,当年词客此盘桓。
窗中二水浮天入,槛外千峰插地寒。
海峤心情饶伏枕,台垣消息几弹冠。
朱弦万古重相对,转觉他时属和难。
【注释】突兀:高峻突起。盘桓:徘徊。窗中二水:指两江。槛外千峰:指长江中下游的群山。海峤:指江西赣南一带的高山。伏枕:指卧病在床。台垣:指朝廷。朱弦:指琴瑟,借指音乐。属和:同声相应,即“和鸣”。转觉:反倒觉得。
【赏析】
此诗写于诗人罢官闲居时。八咏楼是南朝梁武帝为萧统所建,萧统曾游此并作诗。诗人登楼读其诗,感怀身世,遂有感而作此诗。前四句写登楼所见之景,后四句抒写作者之思。全诗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之中。
首联“突兀飞楼雾里看,当年词客此盘桓”,点明“登临”之意。“突兀”是形容楼阁高峻突兀,直插云天,形象地写出了八咏楼的高峻。“飞楼”二字则形容云雾缭绕中楼阁若隐若现的景象,更增添了诗意的朦胧美。诗人登上这座高耸入云的楼台,远瞰四周,只见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仙境一般。诗人不禁想起昔日在此楼阁与词客们饮酒赋诗的情景。他们曾经在这里盘桓流连,留下了许多佳作佳句,如今物是人非,只剩下这高高耸立的楼宇,仿佛还在诉说着往日的故事。
颔联“窗中二水浮天入,槛外千峰插地寒”,描绘了一幅壮美的山水画卷。这里所说的“二水”指的是长江和汉水;“千峰”则是指绵延不绝的群山。这两句诗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写,将山水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站在楼上,可以清晰地看到长江和汉水如两条巨龙般蜿蜒流淌,宛如仙境中的神仙们驾着祥云飘然而至。而那千峰万壑则如同刀削斧劈般陡峭险峻,令人不禁为之感叹大自然的威力。这些山峰仿佛是从地面插入云霄的利剑,给人一种震撼人心的感觉。
颈联“海峤心情饶伏枕,台垣消息几弹冠”,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往事的感概。这里的“海峤”指的是江西赣南一带的高山,而“台垣”则是指朝廷。诗人回想起当年在这片土地上度过的时光,心中充满了感慨。他曾经卧病在床,无法亲眼目睹祖国的大好河山,只能从书本上了解。如今虽然身居高位,但内心的激动之情却难以平复。每当想起过去与友人一起畅谈天下大事的场景,就不由得感到有些不安。因此,他时常弹起琴瑟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希望以此与过去的自己进行对话。
尾联“朱弦万古重相对,转觉他时属和难”,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和担忧。这里的“朱弦”指的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象征着高雅、庄重的音乐文化。诗人认为,这种音乐文化是历经万古流传下来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去珍视和传承。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音乐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如今的年轻人可能不再像他们那样喜欢古典音乐,而是更加追求流行和时尚的东西。因此,当需要重新创作一首新歌时,可能会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诗人对此深感忧虑,但也深知这是一种必然趋势。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秋日登八咏楼所见之景并抒发个人感慨的古诗。诗人通过对楼阁、山水、人物等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壮美且充满诗意的画面。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发展的担忧。整首诗既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命运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