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峤千盘雾色开,中天何处蹑崔嵬。
遥峰恍入飞仙户,列岫高悬上帝台。
倚杖祝融云自起,题诗天柱月频来。
风前绛节如相问,为拾瑶华寄草莱。

【注释】

  1. 龙峤:指嵩山。
  2. 蹑崔嵬:登上高峻的山峰。
  3. 飞仙户:神话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比喻玄岳峰的云雾缭绕。
  4. 天柱:指泰山,因山顶有一块巨石形如莲花,故称天柱。
  5. 绛节:红色的旌旗。
  6. 瑶华:指仙境中的灵芝。
  7. 相问:互相问候,这里是诗人自问自答。
  8. 为拾瑶华:意思是要像捡玉一样捡起这些瑶华,即采摘山上的芝草。
    【赏析】
    这是一首游历名山的诗,写诗人在登临泰山时的观感和感慨。全诗意境高远,想象丰富,笔法自然,是一首优秀的写景抒情诗。
    首联:“龙峤千盘雾色开,中天何处蹑崔嵬。”
    “龙峤”指嵩山,“千盘”指山路曲折盘旋。这两句说,嵩山云雾缭绕,山势十分险要。诗人登上了这座名山,只见云雾渐渐散开,露出了苍翠的峰峦,使人感到山势雄伟而壮观。
    颔联:“遥峰恍入飞仙户,列岫高悬上帝台。”“飞仙户”指神话传说中的神仙住所,这里指玄岳峰的云雾。“列岫”指连绵的山峰。这两句说,远远望去,山峰仿佛是神仙的家,高耸入云的山峰就像天上的宫殿,令人肃然起敬。
    颈联:“倚杖祝融云自起,题诗天柱月频来。”
    “祝融”指祝融峰,也是神话传说中的神火之源。这两句说,诗人手执拐杖,站在祝融峰上,看着云雾缭绕,好像神火自己冉冉升起。同时,他也看到天柱峰上的月亮也不断前来拜访。诗人在这里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奇特的比喻,描绘出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
    尾联:“风前绛节如相问,为拾瑶华寄草莱。”
    “绛节”指红色旌旗,这里借指仙人的服饰。这两句说,诗人在风前挥舞着红色的旌旗,好像是在向仙人请教。他打算像摘取仙草一样,把这种神奇的草药带回家去,让更多的人受益。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表现手法,描绘了一座名山的壮丽景色和神奇魅力。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也表达了他对人间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