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取灵光下玉墀,敝裘无赖出关时。
那堪水部梅花燕,却订王孙桂树期。
青琐佩环红日近,翠微车马白云迟。
惟应入梦君房笔,永夜同过越水湄。

【注释】

携取灵光下玉墀:带着灵光,下到玉砌的台阶上。指进入宫中。

敝裘无赖出关时:穿着旧衣服,在出关(从长安往洛阳)的时候。

水部:指杜甫,他官至左拾遗,故称水部员外郎;梅花燕:杜甫有《江畔独步寻梅》诗:“天寒岁暮风,飘零如落叶。犹喜客来同,篱落皆相识。”梅花为水仙花的别名,这里指杜甫自己。王孙桂树期:即“王孙游兮桂树”,是李白《古朗月行》中的诗句,借指友人。

青琐佩环红日近:指唐玄宗李隆基。李隆基开元年间曾对诗人有过知遇之恩,诗人自注云:“余尝侍宴集于内殿,时赐金紫之服,因以青琐佩环自号。”

翠微车马白云迟:指唐玄宗李隆基,他曾乘翠微车游幸华清宫,故称。

君房笔:指杜甫的《佳人》,诗中有“画图省识春风面”的句子。

永夜同过越水湄:指李白与杜甫的友谊。李白曾有《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蓬莱顶上逢。”“蓬莱三岛接天涯,碧海穷极谁得知?安得仙人九节杖,抱着玉齿舞霓裳?”李白也曾作《梦李白二章》:“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李白曾说:“吾与君诗酒相逢,忽思黄鹤楼,遂泛舟而下,辞了鹦鹉洲,烟波满目中。”

【赏析】

这是杜甫送别李白时写的一首七绝。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友情,也抒发了诗人自己被贬谪后仕途艰难的苦闷心情。全诗语言平易质朴,感情真挚深沉。

写二人深夜相遇的情形。诗人和李白一起登上长安城北的一座高台,观赏夜景。他们手拉手,肩并肩,一边走一边聊着各自的生活、工作,不知不觉走到了玉阶之下。第二句用典,暗寓诗人当时的处境。诗人身穿破旧的布衣,刚从边关出来。第三句承前两句,写两人分别的情景。诗人想到李白即将离去赴江东去,不禁黯然泪下。第四句写别后思念之情,暗示了自己仕途艰难。第五句写二人再次相见的情景,暗喻李白将重返长安。最后一句写两人分别时的情态,表达自己对好友依依不舍的感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