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缆钱塘霁色开,题诗先寄凤凰台。
投簪未许文园渴,前席仍看汉殿回。
瓜步月明沧海近,石城云起大江来。
青藜岂独仙曹借,咫尺寒光到上台。

【注释】

  1. 锦缆:用锦制成的缆绳。钱塘:古称钱塘江,即浙江,今杭州附近地区,这里泛指江浙一带。霁色:天气放晴后的景象。开:展开。题诗:在凤凰台上题写的诗句。
  2. 投簪(zān)未许文园渴:把簪子扔了,表示不再做官,不满足于做小官的愿望。投簪,古代官员辞官或辞职时,把头上的簪子扔掉。文园:西汉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的封地。司马相如曾因事受牵连被流放至茂陵,后来回到故乡,人们怀念他,便在茂陵附近修建了文园宾馆。渴:口渴、想喝水的意思。
  3. 前席:古代宾主对坐时,尊者居上首为“席”,故称“前席”,这里是说主人。汉殿:汉代宫殿,借指留都南京。回:返回。
  4. 瓜步:山名,在今江苏六合东北,长江北岸。沧海:大海,代指南方海域。石城:石头砌成的城池,指南京。云起:云雾升起。
  5. 青藜:青色的藜草,古人常用以作笔,此处比喻笔。仙曹:仙人的行列。借:借用。
  6. 咫尺寒光到上台:意思是说,即使是千里之遥也如同近在眼前,寒光也能照耀到台座之上。
    【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友人去金陵所作,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意境高远,含蓄隽永。
    开头两句“锦缆钱塘霁色开,题诗先寄凤凰台。”描写的是诗人和友人乘着华丽的船,驶向钱塘江口。钱塘江口的晴天景色,十分开阔,诗人站在船上,心情舒畅,于是挥毫泼墨,在凤凰台上写下了一首首优美的诗篇。
    第三句“投簪未许文园渴,前席仍看汉殿回。”是说,自己已经决心不再为官,不再为名利而奔走,所以把头上的簪子扔了。然而,在朋友面前,自己还是放不下文人身份,依然想看到汉殿里的人回来,继续与他们一起饮酒作乐、畅谈人生。
    第四句“瓜步月明沧海近,石城云起大江来。”描写了诗人所要离别的地方——瓜步山和石城的美景。夜幕降临,月光皎洁明亮,映照着波涛汹涌的大海。诗人站在瓜步山头,眺望着远方的大江。那大江滚滚而来,仿佛有无数的云雾从石城涌出,直冲天际。
    最后两句“青藜岂独仙曹借,咫尺寒光到上台。”是说,即使是千里之遥也如同近在眼前,寒光也能照耀到台座之上。诗人通过自己的所见所感抒发了自己的情怀。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珍重。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之作,它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珍重,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同时,它也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才能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