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娄江路未遐,丹砂重问葛洪家。
飞花似识寻源棹,古木如停上汉槎。
织女机头长日月,秦人洞里遍云霞。
相逢莫话河东赋,一出春明鬓已华。

再过娄江访二王先生二首百里娄江路未遐,丹砂重问葛洪家。飞花似识寻源棹,古木如停上汉槎。织女机头长日月,秦人洞里遍云霞。相逢莫话河东赋,一出春明鬓已华。

译文:
百里娄江路尚未遥远,再次来到此地寻找二位先生。飞花似乎认识寻找源头的小舟,古老的树木如同停留着一艘汉代的木筏。织女星机头的月和日,秦人洞穴里的云和霞。不要在谈话中提及《河东赋》,一旦离开春天明亮的地方,你的鬓发已经开始变白了。

注释:
百里娄江:指从百里之外的娄江出发。
丹砂:珍贵的矿石,常用来炼制药物。
葛洪:东晋时期的道士、炼丹家,以其炼丹术闻名。
飞花:随风飘落的花瓣。
古木:年代久远的树木。
织女机:传说中的织布女神所居住的神机。
秦人洞:位于秦岭深处的山洞。
河东赋:指古代诗人李杜等人创作的关于黄河两岸景色的作品。
春明:春天晴朗的日子。

赏析:
本诗是明代诗人胡应麟的一首七绝,描绘了作者再次经过娄江时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娄江的美丽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诗歌也表达了作者对两位先生的思念和敬仰之情。

诗歌开篇即以“百里娄江路未遐”起笔,描绘了作者再次经过娄江时的路途遥远和心情复杂。接下来,“丹砂重问葛洪家”一句则点明了此次访问的目的——向葛洪求教。而接下来的两句“飞花似识寻源棹,古木如停上汉槎”,则是通过对飞花和古木的细致描绘,进一步营造出了一种古朴、宁静的氛围。

诗中的后半部分,“织女机头长日月,秦人洞里遍云霞”两句,则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手法,将织女星机头的美丽和秦人洞穴的神秘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幅令人心旷神怡的画面。而最后的“相逢莫话河东赋,一出春明鬓已华”,则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与诗歌的主题相联系,既表达了对两位先生深深的怀念之情,也展现了自己因岁月流转而逐渐老去的现实。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它不仅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功底,更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崇高的道德情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