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马飘零汉殿回,为君重上越王台。
廿年萝薜玄亭老,一亩筼筜白社开。
共醉不妨中圣酒,先登谁是大夫才。
扬云世业犹堪守,莫羡平津到上台。

【注释】

  1. 小饮杨思悦馆:在杨思悦馆设酒小饮。杨思,名思勖,字子烈,唐代诗人。
  2. 裘马飘零汉殿回:指战乱时期衣冠南渡,流落江南的士人归来的情景。
  3. 廿年萝薜玄亭老:指诗人二十年来一直隐居在玄亭山的茅舍之中。
  4. 一亩筼筜白社开:指在玄亭山的竹林中开设了一所书院,招收弟子讲学,自号筼筜先生。
  5. 共醉不妨中圣酒:指与朋友们一起畅饮美酒,不必拘泥于礼仪。
  6. 先登谁是大夫才:指谁能在仕途上先一步取得功名。
  7. 扬云世业犹堪守:指自己的家世产业仍值得守护。
  8. 莫羡平津到上台:指不要羡慕那些从平民百姓一跃成为高官的人。
    【赏析】
    此诗作于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当时诗人正在长安任职,而好友杨思勖则在南方隐居,诗人特地写信去问候杨思勖,并邀请他一同到长安来。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意,同时也抒发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
    诗的开头两句“小饮杨思悦馆,裘马飘零汉殿回”,描绘了诗人和朋友在长安相聚的情景。诗人回忆起二十年前,他们在江南一带流浪时,身穿裘服,骑着良马,回到了故乡。这里用“飘零”一词来形容他们曾经经历的艰难岁月,也表达了他们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之情。
    诗人转向对杨思勖的询问:“为君重上越王台”,意思是询问他是否已经回到家乡。“越王台”是指东汉末年的越王勾践所筑的高台。这里的“重上”表示重新登上,暗指诗人希望杨思勖能够重回故土,过上安定的生活。
    接下来的四句“廿年萝薜玄亭老,一亩筼筜白社开”,则是对杨思勖隐居生活的描述。诗人用“萝薜”、“玄亭”等词语,形容他隐居在玄亭山的茅舍之中,过着远离世俗的生活。同时,他也提到了自己曾在玄亭山的竹林中开设了一所书院,自号筼筜先生,教授弟子讲学。
    最后两句“共醉不妨中圣酒,先登谁是大夫才”,则是对两人友情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人表示,与朋友一起畅饮美酒,不必拘泥于礼仪,可以随意自在地相处。同时,他也期待着杨思勖能够先一步取得功名,成为一位杰出的人才。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既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又流露出他对自己建功立业的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