咫尺牙旗越水头,招寻犹滞木兰舟。
羊裘万里归风雪,龙剑三旬隔斗牛。
沈约病馀偏瘦损,虞卿书就任穷愁。
生憎后夜双溪月,独照胡床八咏楼。
寄问喻邦相病时中秋前二日
咫尺牙旗越水头,招寻犹滞木兰舟。羊裘万里归风雪,龙剑三旬隔斗牛。沈约病馀偏瘦损,虞卿书就任穷愁。生憎后夜双溪月,独照胡床八咏楼。
注释与赏析:
注释: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牙旗:古代军队用来指挥的旗帜。
招寻:寻找。
羊裘:指隐者所穿的粗麻布衣服,比喻隐居生活。
龙剑:指古代名剑。
沈约:南朝梁代文学家、史学家,曾任尚书令等职。
虞卿(yú qīn):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以忠诚著称。
八咏楼:位于杭州,因杜甫曾作《八咏诗》而得名。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喻邦相在中秋之前因病未能相见的关切之情的诗。
首句“咫尺牙旗越水头,招寻犹滞木兰舟。”通过描写喻邦相所在地的近景和诗人的期待之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思念。牙旗是军中的标志,木兰舟则象征着旅途中的艰难与挑战。
第二句“羊裘万里归风雪,龙剑三旬隔斗牛。”用“羊裘”和“龙剑”来比喻喻邦相远离家乡、历经艰辛的生活状态。这里既有对朋友身体不适的关心,也有对其坚韧不拔的精神的赞美。
第三四句“沈约病馀偏瘦损,虞卿书就任穷愁。”则转向了对诗人自身的反思,表达了对自身困境的认识和对未来的忧虑。
最后两句“生憎后夜双溪月,独照胡床八咏楼。”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通过对“后夜”和“胡床”的象征性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孤独生活的无奈感伤。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以及对个人处境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