瓠子功成帝眷驰,老臣衔命出彤墀。
千门月静留都钥,万灶霜清白下旗。
宾客南楼频拥啸,生徒东阁尽裁诗。
极知吐握姬公念,踯躅河梁问路岐。
奉赠大司马潘公
瓠子功成帝眷驰,老臣衔命出彤墀。
千门月静留都钥,万灶霜清白下旗。
宾客南楼频拥啸,生徒东阁尽裁诗。
极知吐握姬公念,踯躅河梁问路岐。
【注释】
奉赠:赠诗;大司马:指潘岳的官职;潘公:即潘岳,字安仁(247-300),西晋文学家,“三曹”(曹操、曹植、曹丕)之一。曾任尚书郎、侍中、洛阳令等职,死后追赠为司空。
瓠子:地名,位于今河南省滑县西南。因战国时魏将庞涓筑此以遏黄河之水淹赵都邯郸,故又名“邯郸”。
帝眷驰:天子对潘岳的恩宠。
老臣:年老的官宦,此处指潘岳。
彤墀:朱红色的台阶。古代宫殿内庭常用红色装饰。
千门:指代京城众多宫门。
月静:月光皎洁。
留都钥:留下钥匙。
白下旗:白旗下悬挂着白色的旗帜。这里指城门上的旗帜。
宾客:指文人学士。
南楼:指潘岳住所所在的高楼。
生徒:学生弟子。
吐握:比喻帝王对臣子的施予和接受。
姬公:指周公旦。姬姓是周朝的姓氏,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周武王死后由他摄政,辅佐年幼的周成王治国,后世尊称为周公。
踯躅:徘徊不前。
【赏析】
《咏怀十六首》其一,潘岳所作,这是其中之一的内容。诗人通过写自己的仕途经历,抒发了对朝廷的向往之情。
首联“瓠子功成帝眷驰,老臣衔命出彤墀。”意思是说:自从你治理好瓠子河,皇上对你的恩宠就更加深厚了,我作为你的老部下,被派遣出来处理一些日常政务。这里的“瓠子”,就是瓠子口,位于今河南省濮阳市东南,黄河从该处改道后形成的一段河道。“功成”,意指治理瓠子河成功之后,得到皇帝的重视,恩宠日深。“帝眷驰”中的“驰”,是奔驰的意思。这句的意思是说皇帝对我的关注非常快地就到了。“老臣衔命出彤墀”,意思是我是年纪已经很大的官员,现在奉命离开皇宫去处理政务。“彤墀”,指的就是皇帝的宫殿内的红漆台阶。“衔命”,就是受命的意思,指奉命办事。“出彤墀”,即离开宫廷到地方去处理政务。
颔联“千门月静留都钥,万灶霜清白下旗。”意思是说:当夜晚来临的时候,所有的宫门口都关好了,只有我的住处还在亮着灯火,我在那里等待着命令去处理一些事情。“千门月静”中的“静”,是寂静的意思,形容晚上的安静。“留都钥”里的“钥”,是锁匙的意思。“留都钥”就是留用宫门的锁匙,也就是把大门留着不用关闭,让我在外面等待命令。“白下旗”,指的就是城门上的旗帜。“清白下旗”,意思是在清晨时分城门打开的时候,城门上的红旗也迎风飘扬。这里的“清”字,是明亮的意思。
颈联“宾客南楼频拥啸,生徒东阁尽裁诗。”意思是说:在南楼上经常有客人聚在一起大声吟唱诗歌,在东边的阁楼里有很多的学生弟子正在吟诵诗歌。“宾客”,指的就是来访的人。“南楼”,指的是潘岳的住宅南边的一个高楼。“频拥啸”,意思是经常有很多人聚集在南楼上一起吟咏诗歌。“生徒”,指的就是学生们。“东阁”,指的是潘岳的住宅东边的一个阁楼。“尽裁诗”,意思是学生们在这个地方吟咏诗歌,吟咏得非常投入,没有停歇的时候。
尾联“极知吐握姬公念,踯躅河梁问路岐。”意思是说:我知道姬公的用心良苦,但是我仍然犹豫不决,不知道该如何做才好。这里的“姬公”指的是周公旦,他是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他在辅助年幼的武王执政期间,对国家政治有很大的贡献,后来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辅政大臣。“踯躅河梁”,意思是徘徊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