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载华阳赋别离,临淮此日见旌旗。
悲凉白发谈兵夜,宛转红颜任侠时。
万户侯真夸燕颔,九天人欲问蛾眉。
桃花烂醉春明畔,一骑旋飞到习池。

【注释】:

华阳:即华阳洞,在今四川广元市西。

燕颔:指张方平,曾任宰相,封燕国公。

蛾眉:代指南朝歌女蔡琰之妹蔡琰。

烂醉春明畔:春明是洛阳的旧称,畔,边。

习池:在今山西稷山县西,相传是汉文帝太子刘启的故宅。

【赏析】:

《题李临淮集》是唐代诗人杜甫为友人李临淮而作的两首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当时杜甫在华州(今陕西渭南县)。此诗是第一首。

这组诗中,杜甫借题发挥,抒发自己与朋友久别重逢的喜悦之情。

首句“六载华阳赋别离”,是说作者与朋友分别已经六年了,在这六年里他一直在华阳县(今四川省广元市西南)隐居,过着隐士的生活,所以用华阳二字来表明自己的隐居之处;“赋别离”是说作者与朋友分别的原因是因为离别的缘故。

次句“临淮此日见旌旗”,是说他与朋友在华阳隐居六年后终于见面了,而且就在今天。“此日”是今天,“旌旗”是军旗,这里用来比喻军队;“旌旗”一词出自《易.旅卦》:“旅贞吉,以刚中也。”这里用来比喻军队,意思是说这次重逢,像出征一样。

第三句“悲凉白发谈兵夜,宛转红颜任侠时”是写两人重逢时的感慨。“悲凉白发谈兵夜”是说两人相见,都已经到了鬓发斑白的年龄,而他们年轻时却喜欢谈论军事之事,如今都已变成悲凉之人,只能在夜深人静时回忆过去的事情了。“宛转红颜任侠时”意思是说当年那些红颜女子,也是喜欢任侠之人;但现在已经年岁已高,不能像她们那样任侠了;“宛转”是形容女子柔美的样子,这里是比喻她们任侠时的情景。

第四句“万户侯真夸燕颔,九天人欲问蛾眉”。这两句是说,现在有些人认为张方平是一个有才学的人,因为他被封为万户侯;又有人说他很有名望,因为他的妹妹就是有名的才女蔡琰(yǎn)的姐姐蔡文姬。“燕颔”是指张方平的下巴长得像燕子的颈部一样弯曲优美。“九天人”是指汉武帝,因为汉武帝曾问董仲舒:“天有头乎?”董仲舒回答说:“天,苍龙也。”苍龙有九子,其中一条是太子刘据(即后来的汉昭帝)。“蛾眉”是指蔡琰的妹妹蔡文姬,她的美貌被后人称为绝色佳人。

第五句“桃花烂醉春明畔,一骑旋飞到习池”。这两句是写两人在华阳隐居六年后终于见面的情景。“桃花烂醉春明畔”是说他们相聚在春天的花丛中,花落满地,好像烂醉一般;“一骑旋飞到习池”是说他们骑马回来时很快地就到了习池这个地方。

杜甫通过写张方平、李临淮和蔡琰三人的相逢,表达了他对朋友重逢的喜悦之情,同时也寄托了他对自己隐居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