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首玄亭忆问奇,海天愁绝雁来时。
清宵跨鹤还方丈,白昼鞭龙上武夷。
舟楫尚回明主梦,衣裳遥赴大罗期。
星河未吐吴钩色,十载寒光佩陆离。

【注释】

  1. 矫首:仰头。玄亭,即玄亭山,在今安徽歙县北三十里。问奇:问奇山,在今安徽祁门北二十里。
  2. 海天愁绝:指雁飞时,海面和天空都显得十分愁苦。
  3. 清宵跨鹤还方丈:夜深人静时乘着仙鹤回到方丈山。
  4. 白昼鞭龙上武夷:白天骑着龙飞上天的武夷山。
  5. 舟楫:船桨。明主:英明君主,指唐玄宗李隆基。《新唐书·李白传下》载,李白曾游金陵(今江苏南京),与贺知章、王之涣、汝阳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等同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又,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云:“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则“明主”指唐玄宗。
  6. 大罗宫:即兜率宫,为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之一,亦称“清微玉城”,位于武夷山中五曲之东。
  7. 星河未吐吴钩色,十载寒光佩陆离:银河还没有出现吴地宝剑的光辉,十年来剑光依旧寒冽而锋利。
  8. 吴钩:《吴越春秋》(《吴越春秋》,又名《越绝书》)载:伍子胥为报楚平王之仇入吴,吴王阖闾为其铸了两把宝剑,名之曰:鱼肠剑,湛卢剑,以代命。
    【赏析】
    诗人怀念滕方伯先生,写这首诗时,正值他任方志馆长不久,正为修志事奔忙。诗中抒发了自己对故友的怀念之情。首联是回忆与滕方伯相见的情景。“矫首玄亭忆问奇”,“矫首”是仰头的意思。“玄亭”,即玄亭山,在安徽歙县北三十里。“问奇”,问奇山,在今浙江淳安西北。“海天愁绝雁来时”,意思是海上和天边都很愁苦,连飞来的雁也感到愁苦。诗人用拟人手法,将海天人格化,写出了海天之间一片愁苦的景象。这是诗人对滕方伯的深情怀念,也是诗人对当时政治黑暗的现实不满情绪的流露。颔联两句是写诗人夜宿滕方伯处,清晨登其山所见。“清宵跨鹤还方丈”,夜深人静时,乘着仙鹤回到方丈山;“白昼鞭龙上武夷”,白天骑着龙飞上天的武夷山。颈联两句是写诗人从滕方伯处归来后的情景。“舟楫尚回明主梦,衣裳遥赴大罗期”,诗人仍像刚离开滕方伯时一样,舟行如旧,衣裳飘逸如旧。尾联两句则是写诗人对滕方伯的追念及自己的处境。“星河未吐吴钩色,十载寒光佩陆离”,银河尚未出现吴地宝剑的光辉,十年来剑光依旧寒冽而锋利。这里,诗人借用典故,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现实政治黑暗的不满。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诗人通过描写与滕方伯相见、告别的情景,表现了他对朋友的深厚感情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