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嵬台殿入清凉,月色天香对坐忘。
洗钵师能容姓字,留衣吾欲废文章。
才参雪窦人天近,共指云门客路长。
计日灵山携杖去,白牛车畔问慈航。

明上人居住少林寺达三十年之久,因为游历四方,在通玄禅寺说法。我从众多信众中认真倾听他的讲解,感到神奇,造访他的住所,与玄谈至天亮。第二天早晨告别时,我写下一首诗以表达我的敬意和不舍。

崔嵬台殿入清凉,月色天香对坐忘。

洗钵师能容姓字,留衣吾欲废文章。

才参雪窦人天近,共指云门客路长。

计日灵山携杖去,白牛车畔问慈航。

注释:

崔嵬:高大,形容台殿高耸。

清凉:佛教语,指清净、无为的修行境界。

洗钵师:僧人名,指僧人能洗涤自己的钵盂,不沾世俗之气。

留衣:指僧人不留俗世之衣,只穿僧服。

雪窦:即雪窦寺,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溪口镇西北的雪窦山中,是中国最早的律宗祖庭之一,为隋仁寿元年(601年)智顗所建。

云门:即云门寺,位于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仙岩街道仙岩山腰处,是禅宗五家之一的“云门宗”发祥地。

灵山:即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境内,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白牛车畔:指的是佛陀曾经乘坐的白牛车旁。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向明上人表示敬意和不舍的作品。诗人首先描写了明上人居住的少林寺和他在通玄禅寺说法的场景,然后表达了诗人自己对明上人的敬仰之情。

诗人描绘了与明上人在清净清凉的环境中对坐忘尘的情景,表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然后,诗人又表达了自己在明上人的启发下,想要放下世俗之事,专心修行的意愿。

诗人描绘了与明上人共同前往五台山灵山朝圣,希望能够得到佛陀教诲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的信仰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描绘明上人的形象和行为,展现了诗人对于佛法的理解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惜和感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