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旆晨飞下越台,咸阳宫阙正崔嵬。
三秦紫气悬书出,二华青云作赋来。
海畔棠阴犹蔽芾,天边藜火独徘徊。
亦知太史留遗宅,重向龙门辟草莱。
诗歌解读:
第一句:
“大旆晨飞下越台,咸阳宫阙正崔嵬。”
- 赏析:
描述了早晨大旗飘扬的景象,以及咸阳宫阙的壮丽。”越台”可能是指古代的越国城或越王勾践的故居,暗示着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崔嵬”则形容宫阙的高耸入云,体现了对历史的敬畏之情。
- 解释:
通过描述早晨旗帜飘扬和雄伟的宫阙,营造了一种庄重而肃穆的氛围,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历史的尊重以及对前朝文化的怀念。
第二句:
“三秦紫气悬书出,二华青云作赋来。”
- 赏析:
这里使用了“紫气”这一吉祥的象征,表达了希望和吉祥的气息从三秦(今陕西一带)飘出;同时提到了“青云”,指代了高远、纯净的理想或抱负。”悬书出”和”作赋来”描绘了文人墨客的文化创作活动,展现了文化繁荣的景象。
- 解释:
通过描绘紫气和青云,表达了对国家文化繁荣的期待和赞美,同时也暗喻了作者本人的文学成就和志向。
第三句:
“海畔棠阴犹蔽芾,天边藜火独徘徊。”
- 赏析:
描绘了在海边,茂盛的棠树为旅人提供了遮蔽,而在天边孤独地燃烧着的藜草火,象征着孤独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这里的“徘徊”表达了一种无奈与留恋的心情。
- 解释:
通过对比海畔的棠树和天边的藜火,表达了作者在不同环境下的感受,海畔的宁静与安详与天边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第四句:
“亦知太史留遗宅,重向龙门辟草莱。”
赏析:
这句话表明诗人明白自己有先贤留下的基业和遗产,并决心再次来到龙门,清除杂草,开辟新的天地。这里的“太史”指的是汉代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他因撰写《史记》而闻名于世。
解释:
通过提到历史上的伟人,表达了诗人对传承和创新的重视,同时强调了开拓进取的决心和勇气。总结:
这首诗以宏伟的气势开篇,通过对咸阳宫阙的描写,引出了诗人对于历史和文化的情感。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观与人文意象的结合,展示了对国家繁荣和文化兴盛的渴望与赞美。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继承先贤事业的决心和勇气,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整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还深刻揭示了诗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