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翠遥天挂玉台,少岷山色峙崔嵬。
双溪云雾尊前合,六洞烟岚杖底回。
阁上玄经中散卧,堂中诗句拾遗裁。
从知胜概堪游目,蹑屩何时万里来。

【解析】

“少岷山房为曾大参题”:少岷,即岷县,在今甘肃。曾大参,名大魁,字元升,号云门子,四川成都人,乾隆年间进士。这首诗应是作者为曾大参的山房所作,所以诗题中说“为曾大参题”。

“积翠遥天挂玉台”:积翠,积翠山,在今四川松潘县。遥天,形容天空。挂,悬着。玉台,指岷山巅。

“少岷山色峙崔嵬”:少岷,即岷山。崔嵬,高耸的样子。

“双溪云雾尊前合”:双溪,指岷江的两条支流白沙河和黑水河。云雾,指岷山的云雾。尊前合,形容云雾缭绕,仿佛云雾与酒尊相合。

“六洞烟岚杖底回”:六洞,指岷山中的六个溶洞。烟岚,山间雾气。杖底回,行走在山间小路上。

“阁上玄经中散卧”:玄经,道家经典《道德经》。中散卧,指《道德经》中老子像正在半躺半坐地散卧。

“堂中诗句拾遗裁”:堂中,指曾大参的书房。拾遗裁,捡拾遗落的东西加以整理。

“从知胜概堪游目”:从知,从知道或从得知。胜概,美好的景观。堪游目,足够让人欣赏、游览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曾大参的山房而作。诗人通过描写岷山的自然景观,赞美了岷山的壮丽风光和人文景观,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首联写岷山之巍峨,二联写岷山之秀美,三联借《道德经》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尾联以游目骋怀来结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答案】

少岷山房为曾大参题

积翠遥天挂玉台,少岷山色峙崔嵬。

双溪云雾尊前合,六洞烟岚杖底回。

阁上玄经中散卧,堂中诗句拾遗裁。

从知胜概堪游目,蹑屩何时万里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