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顶浮图出化城,扪萝如蹑太空行。
孤标突兀神光现,七级玲珑妙相呈。
大海云霞频幻色,平湖日月递生明。
亦知多宝元无相,何暇当年阿育成。

【诗句释义】

绝顶浮图出化城,扪萝如蹑太空行。孤标突兀神光现,七级玲珑妙相呈。

大海云霞频幻色,平湖日月递生明。亦知多宝元无相,何暇当年阿育成。

【注释】

绝顶:山峰的最高处。

浮图:佛教中的塔式建筑,这里指佛塔。

扪萝:攀爬树木,比喻攀登。

蹑:踩,踏。

孤标:高耸的独立之物。

突兀:高耸突出。

神光:指佛像的光芒。

七级:佛教中用数字来计数阶梯和层次,这里指七层。

玲珑:精巧细致。

妙相:佛教中的佛像形象。

大海:大海。

云霞:云雾和阳光。

幻色:变幻不定的色彩。

生明:明亮地显现。

多宝:梵语,意为“吉祥”。

元无相:本来面目是空无的。

阿育王:古印度国王,传说他曾建寺供佛,故称阿育王。

【译文】

佛塔耸立在山巅上,好像从化城拔地而起一般。攀爬树木仿佛踏上了太空之旅。它高耸的独立之处,佛光闪烁;七层的塔体精巧细致,佛像的形象清晰可见。大海里云霞变幻色彩,湖水平静时日月交相辉映。我也明白佛教的教义认为佛的真身是没有相貌的,我哪有空闲去参拜当年的阿育王呢?

【赏析】

此诗以写景开始,通过描写西湖十景中的湖心亭,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虔诚信仰和追求精神解脱的愿望。首句”绝顶浮图出化城”,描绘了佛塔耸立在山巅的景象,暗示了作者的心境。接着,”扪萝如蹑太空行”,表达了作者攀登塔顶的壮志豪情。”孤标突兀神光现”,则写出了佛塔高耸入云、神秘莫测的特点。

接下来两句”大海云霞频幻色,平湖日月递生明”,进一步描绘了西湖的美丽景色。其中,”大海云霞频幻色”,既表现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彩,也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敬仰之情。而”平湖日月递生明”,则将湖面比作镜子,反射出太阳的光芒,表现出湖面的宁静与清澈。

最后两句”亦知多宝元无相,何暇当年阿育成”,则是诗人对佛教教义的领悟。他明白佛教的核心是”空”,即一切皆为虚幻,并无固定不变的本质。因此,他无需再去参拜阿育王这样的历史人物,因为他已经找到了自己内心的归宿。

这首诗通过对西湖十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信仰和追求精神解脱的愿望。同时,诗中的自然景色也为这种情感提供了背景和衬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