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风流世未孤,少微星色卧江湖。
园荒汉上甘携瓮,室僦於陵但辟纑。
廿载避人呼漫叟,一书遗子号潜夫。
天池凤羽行看近,日听鸾章下帝都。
汪茂才献于以先隐君像千里函致,乞诗
大隐风流世未孤,少微星色卧江湖。
园荒汉上甘携瓮,室僦於陵但辟纑。
廿载避人呼漫叟,一书遗子号潜夫。
天池凤羽行看近,日听鸾章下帝都。
注释:
- 汪茂才献于以先隐君像千里函致,乞诗
- 汪茂才(可能指汪士慎)献给于以先(可能指的是张以宁)的画像已通过千里邮寄的方式送达,并请求他为这幅画像作一首诗歌。
- 大隐风流世未孤,少微星色卧江湖
- “大隐”指的是真正的隐士,而“少微星色”则是指星星的光辉和颜色,暗示着即使是在隐居生活中也保持着高尚的品质和才华。
- “卧江湖”表示隐士在民间的隐居生活。
- 园荒汉上甘携瓮
- “汉上”通常指代汉朝时期的长安城,这里用来形容一个荒凉的地方。“甘携瓮”意味着即使身处这样的环境,依然能够携带自己的水罐,保持简朴的生活方式。
- 这句诗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 室僦於陵但辟纑
- “於陵”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禹州市。“但辟纑”表示虽然居住在这样简陋的环境中,但也能自给自足,不需要过多的物质享受。
- 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实践。
- 廿载避人呼漫叟,一书遗子号潜夫
- “廿载”表示二十年的时间。“避人呼”意味着在这二十年的时间里,诗人避开了世俗的喧嚣,过着隐居的生活。
- “一书遗子号潜夫”则是指诗人留给儿子的一本书,书名叫做《潜夫论》,这本书讨论了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反映了诗人的政治抱负和对国家的关心。
- 这里的“潜夫”是对儿子的期望,希望他能够继承自己的遗志,为国家做出贡献。
- 天池凤羽行看近,日听鸾章下帝都
- “天池”可能指的是神话中的天池,代表着高远的境界或者美好的愿景。“凤羽”则是凤凰的羽毛,象征着高贵和尊贵。
- “行看近”表示不久之后就能够看到这些美好的事物实现或者接近。
- “日听鸾章下帝都”则是指在未来的某一天,可以听到美妙的音乐和诗歌,从帝王之都传来。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隐士生活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一幅画像,表达了自己对于隐居生活的理解和追求。同时,诗人还通过描述自己在隐居生活中的经历和感受,展现了自己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实践。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又体现了他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