蹑蹻罡风度十洲,一筇长啸华山头。
神游欲尽三千界,梦断俄惊八百秋。
绛阙徵书回紫凤,丹台灵笈驻青牛。
龙光忽照匡庐下,重遣蒲轮出帝州。
【注释】
蹑蹻:指登山。罡风:大风。十洲:仙山名,传说中仙人所居住的地方。筇:竹制的手杖。华山头:华山上。三千界:佛教语,指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八达天:佛经中所说的天有八重。征书:皇帝的诏书。紫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丹台:道士炼丹的地方。灵笈:道教法书上说的“天书”。青牛:道教传说中的神兽。龙光:神龙的光彩。蒲轮:古时帝王乘坐的车子。帝州:皇帝统治的地方(即朝廷)。
【赏析】
此诗是祝寿之作,作者为郭泰和的七秩寿辰而作,诗题中的希夷高卧图是指道教画,奉寿是指敬仰、庆贺。
开头两句是说,我踏着罡风吹过十洲,手执拐杖,登上华山顶峰,在神游仙境之中畅游了三千个世界,梦中醒来,又惊闻已经度过了八百个年头。这几句诗描绘了一幅宏伟壮丽的画面,诗人以雄健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气势磅礴的山水画卷,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仙境的向往之情。
接下来两句诗描述了诗人在梦中遨游神仙界的情景。他仿佛看到了紫凤从绛阙飞来,停在丹台上;青牛也被神灵召唤而来,驻在灵笈旁。这些神奇的生物都象征着道教的神秘色彩和超凡脱俗的境界。
最后两句诗则描绘了诗人在现实中再次被召见的场景。他突然接到了皇帝的诏书,要他前往帝州(即朝廷)参加庆典活动。这一情节既展现了诗人的荣耀与尊贵地位,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风气。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描绘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以及他作为朝廷官员的荣耀与尊贵。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和人们的审美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