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旌曾驻白公堤,夹岸桃花送马蹄。
大笔今悬娄水上,高门元峙越台西。
两高岩壑争奇句,三竺云岚护旧题。
陈迹诸王何处问,乱山严濑夕阳低。

双旌曾驻白公堤,夹岸桃花送马蹄。

大笔今悬娄水上,高门元峙越台西。

两高岩壑争奇句,三竺云岚护旧题。

陈迹诸王何处问,乱山严濑夕阳低。

注释:

  1. 双旌曾驻:指曾经有两只旗帜驻留在这里。
  2. 夹岸桃花:岸边的桃花。
  3. 大笔:这里指代文人墨客挥毫泼墨的作品。
  4. 娄水:即娄江,是吴淞江上游的一条支流,在上海市松江区境内。
  5. 高门:高大的门楼。
  6. 两高岩壑:指连绵的山峰和峡谷。
  7. 三竺:指杭州灵隐寺内的三个石塔,也被称为“雷峰塔”。
  8. 云岚:云气缭绕,岚气弥漫。
  9. 陈迹诸王:指历史上著名的君王和他们的足迹。
  10. 乱山、严濑:乱石嶙峋的山峦和湍急的水流。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诗人对古代文化遗址的怀念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下面是逐句翻译和赏析:
  11. “双旌曾驻白公堤,夹岸桃花送马蹄。”
  • 译文:曾经有两顶大旗在此驻留,岸边的桃花像在送行。
  • 赏析:这句描述了古代的繁华景象,以及桃花与文人墨客之间的情感联系。
  1. “大笔今悬娄水上,高门元峙越台西。”
  • 译文:如今文人的大作悬挂在娄水的两岸,古老的门楼耸立在越台的西边。
  • 赏析:这里的“大笔”指的是书法或文学作品,表达了人们对文化遗产的重视。
  1. “两高岩壑争奇句,三竺云岚护旧题。”
  • 译文:连绵的山峰和峡谷争相展现它们的奇特之处,三座石塔的云气环绕保护着古老的题刻。
  • 赏析:这句话突出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古老遗迹的价值,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历史的尊重。
  1. “陈迹诸王何处问,乱山严濑夕阳低。”
  • 译文:那些古代君王的踪迹在哪里寻找?乱石嶙峋的山峦和湍急的水流,夕阳渐渐落下。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欣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