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面荆州更有无,频将意气傍菰芦。
青春紫殿夸陈策,绿鬓黄堂佐剖符。
三尺清风悬水镜,万家明月浸冰壶。
铜鞮况是山公在,把臂何妨学酒徒。
诗句原文:
识面荆州更有无,频将意气傍菰芦。
青春紫殿夸陈策,绿鬓黄堂佐剖符。
三尺清风悬水镜,万家明月浸冰壶。
铜鞮况是山公在,把臂何妨学酒徒。
注释:
- 识面荆州更有无,频将意气傍菰芦。
- “识面荆州”指的是与荆州的李司理初次见面。荆州是古地名,这里可能指一个特定的地点或人物。
- “更有无”可能表示某种情况是否持续存在,或者有新的发现。
- “频将意气傍菰芦”描绘了诗人频繁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情感。“傍菰芦”意味着靠近芦苇,可能是诗人经常出没的地方。
- 青春紫殿夸陈策,绿鬓黄堂佐剖符。
- “青春紫殿”可能是指皇宫中的年轻官员,他们被赋予重要的职责和任务。“陈策”意为提出建议或策略。
- “绿鬓黄堂佐剖符”中的“黄堂”指的是朝廷的重要场所,“佐剖符”意味着帮助制定法令或政策。
- 三尺清风悬水镜,万家明月浸冰壶。
- “三尺清风”形容的是高洁的品德或清新的政治风气。“悬水镜”比喻以清廉自持,如同悬挂在水中能反映影像的明镜。
- “万家明月浸冰壶”通过“明月”象征公正无私的政府,而“浸冰壶”暗喻其如玉般纯净透明。
- 铜鞮况是山公在,把臂何妨学酒徒。
- “铜鞮”可能指一个地名或特定地点,在这里可能是用来比喻某人的特殊地位或影响力。
- “山公”通常指魏晋时期的名士阮籍,他以饮酒为乐,不拘礼法。这里的“山公”可能用来象征某种超然世外的生活方式。
- “把臂”是一种友好的肢体语言,常用来表示亲近或合作。在这里,“把臂何妨学酒徒”表达了一种愿意放下身份、地位的差异,与对方平等交流的态度。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与李司理的初次会面,展现了诗人对政治理想和个人志趣的追求。诗中多次提到“意气”和“清风”,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品格和清正廉洁的重视。同时,通过对古代政治象征的运用,如“陈策”、“剖符”,展示了诗人对政治智慧和治理能力的追求。此外,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超然物外的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平等交往的看重。整体上,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志向,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政治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