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马高楼兴未回,铜瓶春色照寒梅。
人同师利观空坐,客似维摩抱病来。
雪后何妨寻剡曲,云深无处问阳台。
相逢肯下高唐榻,总为当年作赋才。
【注释】
夜同孙金潘叶四生集文如美人馆:晚上与孙金、潘叶四人在文如的美人馆聚会。美人馆,即妓院。
系马高楼兴未回:把马拴在高楼的栏杆上,兴起还没有结束。高,指高耸入云的高楼。
铜瓶春色照寒梅:用铜壶盛装的酒,春天的景色映照在梅花上。铜瓶,泛指珍贵的器物;春色,喻指春景;寒梅,即早开的梅花,因冬季仍开,故称。
人同师利观空坐:像达摩祖师一样,坐在那里,看着世间万物。师利,梵语“达摩”的音译,意译为“祖师”。
客似维摩抱病来:好像维摩诘(维摩诘是佛教故事中一个以辩论著称的人物)那样带着疾病来到客人面前。维摩诘,梵语“摩诃波提婆”(Mahasamghupa),意为“大医”、“大医王”,是佛家传说中著名的长者居士兼医生,善于辩论医术,能治疗百疾,故名。后来被尊为禅宗的始祖。
雪后何妨寻剡曲:雪后天晴,不妨去剡溪游玩。剡溪,即剡溪水,在浙江省嵊县一带。
云深无处问阳台:云雾缭绕,看不到阳台。阳台,传说中的仙女居所。
相逢肯下高唐榻:如果相逢,愿意坐在高唐梦中的香床之上。高唐梦,《楚辞·九歌》篇名,相传宋玉曾为楚怀王赋此。后用以比喻艳遇或男女欢情之事。
总为当年作赋才:总之,都是为了当年赋诗的才华。赋才,即赋诗之才。
【赏析】
这是一首酬和之作。酬和诗一般是应别人之请而写的,但有时也由自己主动酬和,本诗就是后者。作者写这首诗时正处在官场上失意时期,心情抑郁,对现实不满,于是借酬和友人孙金、潘叶等人的诗作来发泄心中不平之气。
开头两句写诗人夜晚与朋友在美人馆相聚饮酒,兴犹未尽。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但仔细一读就会发现其中的奥妙。“系马高楼”,说明诗人和朋友都骑马而来,可见他们兴致极高;“系马高楼”,又暗示出他们都是高官显贵,因为只有地位较高的官吏才能有马可骑。“铜瓶春色照寒梅”,是说铜制的酒壶里装着春天的酒,酒色如同春天的景色一般明媚。这里的“春色”“寒梅”两词,不仅点明了时间,而且写出了诗人对美景的喜爱之情。
三四句则是写诗人在美人馆中观景品酒,静享闲情逸致。“人同师利观空坐”,是说诗人和朋友们一起坐着,观看着眼前的美景,心境宁静而悠闲。“客似维摩抱病来”,是说客人中有像维摩诘那样的患难君子,虽然带病而来,但仍不避艰险前来拜访,可见其友情深厚。
五六句是写诗人在雪后的剡溪边赏景。“雪后何妨寻剡曲”,意思是说现在正是大雪初融,天气转暖的时候,不妨趁着雪后晴好之际到剡溪游玩一番。“云深无处问阳台”,意思是说现在的天气云雾缭绕,看不见阳台在哪里。这两句看似平淡,但细细品味,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色彩。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又流露出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意。
最后两句是写诗人对于与友人重逢的喜悦之情。“相逢肯下高唐榻”,意思是说如果能够与朋友们重逢,我愿意和他们一起坐在高唐梦中的香床上畅谈人生。“总为当年作赋才”,意思是说这一切都是为了当年赋诗的才华。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描写和赞美,抒发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孤独和苦闷,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酬和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友人的赞美之情,又有对自己身世遭遇的感慨之意。通过这首诗的创作,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