缥缈沧波浸绿苔,仙槎摇曳见蓬莱。
登高不为重阳住,送远仍携片月来。
夹岸旌旗萦舸舰,飞空铙吹动楼台。
惊心后夜河桥别,彩笔频将丽句裁。

重九节的前一天,宗鲁带着食物乘船在中流泛舟。月光明亮清澈,照亮了千里江山,如同一条白色的绸带。北部的乐人合奏丝和竹乐器,两个小孩用南音来辅助他们。到了晚上更换座位登台畅饮,主人和客人都十分醉心。然后划船演奏音乐回家,二首诗。

沧波缥缈浸绿苔,仙槎摇曳见蓬莱。

登高不为重阳住,送远仍携片月来。

夹岸旌旗萦舸舰,飞空铙吹动楼台。

惊心后夜河桥别,彩笔频将丽句裁。

这首诗是重阳节前夕宗鲁与客人一起泛舟游赏的情景。诗人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江景图,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画面。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缥缈沧波浸绿苔”一句,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出江面上波光粼粼、绿树成荫的景象。这里的“缥缈”一词,形容水波荡漾,仿佛仙境一般;“沧波”则指广阔的水面,给人一种宽广无垠的感觉。而“浸绿苔”则进一步强调了江水的湿润和植被的茂盛。这几句通过细腻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为接下来的诗意奠定了基调。

“仙槎摇曳见蓬莱”一句,诗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船只比喻为神仙的木筏,以此来形容船在水中摇曳的姿态。这种形象的描绘既增添了诗意,又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而“蓬莱”一词则是指传说中的仙山,象征着神秘和美好。这一比喻不仅增加了诗句的艺术性,还赋予了整首诗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登高不为重阳住”一句,诗人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登高的目的并非为了过节。在这里,“登高”指的是站在高处观赏风景的活动;“重阳”则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人们会在这一天登高赏菊。然而,诗人并不以此为目的,而是享受眼前的美景。这种表达方式既坦诚又真实,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自由与豁达。

“送远仍携片月来”一句,诗人以“送远”二字引出主题,描绘了送别朋友时的心情。这里的“送远”可以理解为送别远行的朋友或亲人。而“携片月来”则暗示了送别的时间是在夜晚。诗人用“片月”来形容月亮的明亮与皎洁,寓意着友情的珍贵与长久。这一部分既表达了诗人对离别时刻的不舍之情,也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与感激。

“夹岸旌旗萦舸舰,飞空铙吹动楼台”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江边的场景。这里“旌旗”指的是飘扬的旗帜,代表着军队或官方的力量;“舸舰”则是船只的意思。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壮观的画面:江边的旗帜随风飘扬,船只在水面上穿梭往来。而“飞空铙吹”则形容音乐在空中回荡,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这些描写不仅展示了江边的热闹氛围,也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惊心后夜河桥别,彩笔频将丽句裁”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在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在这里,“惊心后夜河桥别”意味着在深夜的河桥上与朋友告别时,心情异常激动和不舍;而“彩笔频将丽句裁”则形容诗人用华丽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些句子既体现了诗人的文采飞扬,又表达了他对于友情的珍视与感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