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木吴阊带浅莎,子云亭下即烟波。
那知九日黄花艳,重听千秋白雪歌。
霜色乍侵罗袂冷,月光偏向玳筵多。
亦知古寺寒山近,愁绝钟声夜半过。
这首诗是诗人在重阳节后乘舟过姑苏,泊葑门时拜访友人周文学懋修。他在夜晚的宴会上听到一位善歌者演唱懋修自制的新词,于是饮酒作诗留念。
乔木吴阊带浅莎,子云亭下即烟波。
【注释】:乔木:高大的树木。吴阊:苏州。带:周围。浅莎:浅色的草。子云亭:古代建筑名,位于今苏州。烟波:水气弥漫的景象。
【赏析】:第一句写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苏州景色画卷,第二句点明诗人此行的目的——访友和听歌。
那知九日黄花艳,重听千秋白雪歌。
【注释】:九日:重阳节。黄花:菊花。千秋:千年。白雪歌:指《白雪歌》乐章。
【赏析】:诗人在重阳节赏菊之后,又听到《白雪歌》,不禁感叹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
霜色乍侵罗袂冷,月光偏向玳筵多。
【注释】:罗袂:薄纱制的衣襟。玳筵:精美的酒席。
【赏析】:诗人在宴会中感受到了秋夜的清冷,同时也感受到主人的热情款待,这使他感到十分温暖。
亦知古寺寒山近,愁绝钟声夜半过。
【注释】:古寺:古老的寺庙。寒山:地名,位于苏州附近。钟声:寺庙中敲钟的声音。
【赏析】: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之情。他感到自己的孤独感和寂寞感越来越强烈,以至于连夜晚的钟声都让他感到难以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