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几明窗照绿萝,钟王遗迹自摩挲。
双钩忽睹唐贞观,八法争传晋永和。
碣石谭天新麈尾,严陵披月旧渔蓑。
弹歌漫作冯生叹,剩有黄庭换白鹅。

诗句原文及翻译:

  1. 诗句原文:净几明窗照绿萝,钟王遗迹自摩挲。双钩忽睹唐贞观,八法争传晋永和。碣石谭天新尘尾,严陵披月旧渔蓑。弹歌漫作冯生叹,剩有黄庭换白鹅。
  2. 翻译
  • 在明亮的窗户前,我摆放了几案,让绿萝映照其上,感受着古人留下的痕迹,轻轻摩挲。
  • 突然间,我仿佛看到了唐代的贞观时期,那时的书法充满了力量与美感。
  • 晋代的永和年间也是书法艺术的鼎盛时期,那时的文字风格独特而优雅。
  • 我在山中听到风动的声音,像是在谈论着古老的故事;看到月亮洒下的光芒,仿佛看到了过去的渔人。
  • 我常常感叹自己的才华不如古人,只能将《黄庭经》换成了白鹅毛笔,以表达我的敬仰之情。
  1. 注释
  • 净几明窗:指洁净的书桌和明亮的窗户,为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 钟王遗迹:指钟繇(yóu)和王羲之的书法遗迹,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成就。
  • 唐贞观:指唐朝的贞观时期,唐太宗李世民的盛世,文化繁荣。
  • 晋永和:指东晋时期的永和年,是书法艺术发展的高峰。
  • 碣石谭天:指泰山上的碣石,古代文人常在此吟诗作赋,交流思想。
  • 严陵披月:严子陵在钓鱼时经常披着月光,象征清高的生活态度。
  • 冯生叹:指唐代文学家冯梦龙感叹人生无常。
  • 黄庭经:即《黄帝内经》,古代重要的医学著作。
  • 白鹅毛笔:象征着文人的雅致和对传统技艺的尊重。
  1. 赏析
  • 此诗通过描绘诗人所处的环境及其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敬仰和对书法艺术的热爱。诗中的“钟王遗迹”和“晋永和”不仅是对历史时期的回忆,也暗含了对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历程的赞赏。
  • 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处境与古人的生活,表达了一种超越现实、向往古风的情绪。这种情感不仅体现在对过去时代的怀旧,更在于通过对古代书法艺术的赞美来表达对现代生活的反思。
  • “双钩”、“八法”等词汇的使用,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书法技巧的熟悉,也反映了他对中国传统美学的认识和追求。
  • 整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力度,情感真挚而深刻。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历史意象,构建了一个既现实又理想化的艺术世界,使读者能够在阅读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