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灯遥夜话飞蓬,慷慨燕歌照白虹。
青海未停东伐骑,黄河犹滞北归鸿。
毫端秀色三都并,筑畔雄心万古同。
一笑钟期弦绝后,高山重拭旧丝桐。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黄庭坚。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残灯遥夜话飞蓬,慷慨燕歌照白虹。”

  • 诗句解析:描述了夜晚的场景,一盏残灯在遥远的夜晚里闪烁着光芒,像是在与飘散的飞篷对话。同时,慷慨激昂的燕歌回荡在夜空中,仿佛有一道白虹映照其间。
  • 关键词解释
  • 残灯:指微弱、即将熄灭的灯光,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衰败。
  • 飞蓬:古代诗歌中常用来比喻离散的人或事物,这里可能指的是随风飘散的落叶,暗喻人生的无常。
  • 燕歌:即燕地的歌声,这里可能指的是边塞的战歌,暗示了战争的紧张氛围。
  • 白虹:彩虹的一种,常常象征着希望和美好的愿景。此处用来形容歌声的美好,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第二句:“青海未停东伐骑,黄河犹滞北归鸿。”

  • 诗句解析: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边疆景色,一边是青海边陲的骑士们在进行东征,另一边是黄河边的大雁还在滞留不前。
  • 关键词解释
  • 青海:中国西部的一个高原湖区,位于青海省。
  • 东伐骑:指向东远征的士兵,这里的“骑”字可能是对骑兵的形容。
  •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流经多个省份,是中国的重要水资源。
  • 北归鸿:指从北方飞回的大雁,这里可能暗指士兵的思乡之情。

第三句:“毫端秀色三都并,筑畔雄心万古同。”

  • 诗句解析:赞美了三都的秀丽风光和诗人自己的壮志豪情,二者相互辉映。
  • 关键词解释
  • 毫端秀色:形容景色美丽如画,毫端指的是笔端,通常用来比喻文人的才华横溢。
  • 三都:泛指中国的三个著名城市,如成都、长安、洛阳等,这里可能是指成都平原的美景。
  • 筑畔雄心:形容胸怀大志,意气风发。
  • 万古同:意思是永恒不变,永远流传下去。

第四句:“一笑钟期弦绝后,高山重拭旧丝桐。”

  • 诗句解析: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及对艺术传承的重视。
  • 关键词解释
  • 钟期:古代传说中的知音人,常被用作琴艺高超者的代称。
  • 弦绝后:意味着钟期的琴艺已经失传,不再有人能够领会他的音乐之美。
  • 高山重拭旧丝桐:意为重新擦拭那些陈旧的乐器,使其重新发出美妙的音乐,比喻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 旧丝桐:指传统的乐器,如古琴等,这里强调了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尊重和继承。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幅边疆壮景和历史人文的画面,通过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一种超越时间的文化魅力。诗中的“残灯”、“飞蓬”、“白虹”、“青”“鸿”等意象,不仅增强了画面感,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受和独特理解。整首诗既表现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也折射出了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