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握平津近帝阍,盐梅佳节许同论。
蒲萄汉殿驰中使,薏苡燕台出上尊。
玉笛飞霜连四野,金茎零露满千门。
霓裳阵阵天风落,犹记嫦娥一笑温。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
吐握平津近帝阍,盐梅佳节许同论。
蒲萄汉殿驰中使,薏苡燕台出上尊。
玉笛飞霜连四野,金茎零露满千门。
霓裳阵阵天风落,犹记嫦娥一笑温。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
诗句:自失华阳社,长怀渭水滨。 译文:自己失去了华阳社的职位,长久地怀念着渭水之滨。 注释:华阳社:古代的一个官署,这里指代官职。渭水滨:渭水边,泛指陕西一带。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失去华阳社职位的遗憾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渭水是中国古代一条重要的河流,诗人借此表达对家乡的眷恋,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仕途变迁的感慨。 诗句:传闻秦博士,犹借汉词臣。 译文:听闻秦国的博士
诗句释义 1 闻道三秦使,烟花夹道看:这句表明诗人听说来自三秦的使者正在经过,而沿途的景色被描绘成如同烟花般绚烂。 2. 天高扪太华:描述诗人仰望天空,感觉天空非常高远,好像能触摸到太华山一样。 3. 日近倚长安:这里指的是太阳接近地平线,诗人站在长安城下,仿佛可以依靠长安这座城池来休息。 4. 散吏趋经幄:描述了一群官员急匆匆地走向朝廷中处理政务的地方。 5. 诸生侍讲坛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闻道安仁鬓,秋风半欲华。 - “闻道”表示听说或得知,这里可能是从某人那里听到的消息。 - “安仁”指的是东晋时期的谢安,他以风度翩翩和才华出众而闻名。 - “鬓”通常是指人的两鬓,此处特指谢安的发丝。 - “秋风半欲华”描述了秋风吹拂之下,谢安的白发几乎快要变白,形象地描绘了岁月的流逝和对谢安的尊敬。 2. 青囊犹隐市,白帢屡移家。 -
诗句释义: 1. 曳杖辞三岛 - “曳杖”意为拖着杖步行,表示缓慢而从容的态度。“三岛”指的是中国神话中的三个小岛,这里可能暗指隐居的地方。 2. 投簪傍五湖 - “投簪”是古代官员辞去官职后的一种仪式,即把簪子扔入帽子中。"五湖"是中国的五个大湖,这里用来表示隐退的地点。 3. 九丘穷倚相 - “九丘”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九州,每个州都代表不同的地理和文化特色。“倚相”在这里可能是一个典故或象征
过吴门不及访弇州王公寄怀十首其五胡应麟,明代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胡应麟是明末的文学家,以文学才华著称,其诗作多表达了对时代变革和个体命运的思考。 虎观才俱屈,鸡林望转高。这句话描绘了胡应麟在观察事物时,既有锐利的洞察能力(“虎观才俱屈”)也体现了他对更高远目标的追求(“鸡林望转高”)。虎观比喻敏锐的目光,能发现隐藏的问题;鸡林则象征着更高的理想或目标
【注释】 渺邈违芝宇:指离开吴地。芝宇,美称王公宅第。 风流忆草堂:指怀念在家乡时的居所。 蓝田聊卜筑:蓝田山是著名的产玉之地。聊,姑且;卜筑,筑室定居。 绿野暂浮觞:浮觞,泛舟饮酒。绿野,泛指郊野。 长庚:即太白金星,古人认为它的颜色与日相对,故以避之。 天回大酉藏:大酉,神话中的神山名,相传为西王母所居。 翘首:抬头仰望,形容盼望的心情。 葭菼倍苍苍:葭,芦苇;菼,一种草名,初生时色青
寄汪献于 自返金陵客,何方定卜居。 七哀应著咏,孤愤早成书。 卧榻芙蓉在,衡门薜荔馀。 碧云怀望久,一怅剡溪鱼。 注释: 1. 自返金陵客:指诗人自己返回了金陵(现在的南京)。 2. 何方定卜居:问自己应该在哪里定居。 3. 七哀应著咏:七哀诗应该被吟咏。 4. 孤愤早成书: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愤怒,希望能够通过写作来抒发这些情感。 5. 卧榻芙蓉在:诗人躺在床上时看到窗外芙蓉盛开。 6.
【注释】 “过吴门”三句:指作者在吴中,因未能到访王公。王弇州,即王世贞,字元美,号弇州。王公,指王世贞。弇州是明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千秋”句:王粲,汉末著名作家,曾为曹操幕下的军谋参谋,后归附刘备,任侍中祭酒。子长,司马迁的字,他曾任太史令,所以后人尊称他为太史公。这里以王粲、司马迁自比。 “日远”句:龙楼,指皇帝所居之宫殿。兔苑,指汉代皇家园林。这两句说,自己远离京城,就像王粲一样
日月回真想,乾坤入梦游。 晓风吴苑屐,寒雨石湖舟。 匣底双龙卧,毫端万象愁。 亦知三径好,咫尺负羊求。 接下来将分析这首诗: 1. 诗句释义: - “日月回真想,乾坤入梦游。”:表达了诗人对天地间无限广阔和神秘力量的向往与探索。 - “晓风吴苑屐,寒雨石湖舟。”:描绘了清晨在吴地(今江苏苏州)散步时的情景,以及雨中泛舟石湖的感受。 - “匣底双龙卧,毫端万象愁。”:比喻书法创作中的心境
【注解】: 1. 过吴门不及访弇州王公寄怀十首其一:指诗人在路过吴门时未能去拜访弇州王公。 2. 谕蜀传司马:指司马相如曾为汉成帝出使蜀地,并在那里担任了“中郎将”一职。 3. 还吴忆士龙:指张翰曾在吴郡任职,后来因为思念家乡,便辞官返回故乡。 4. 万峰吟薜荔:比喻山势高峻,连绵不断;薛荔是一种藤蔓植物,常被用来比喻高山。 5. 一径把芙蓉:形容小路曲折蜿蜒,像一朵荷花一样
注释: 中秋同允兆诸子集赵相国第玩月二首:中秋时与允兆诸子在赵相国的府第赏月。 静夜胡床拂斗牛,天街凉月涌青虬。 银色的月光照亮了天空,就像一条青色的蛟龙。这是形容月亮的形状和颜色。 银窥帝释三千界,玉倚仙人十二楼。 月亮仿佛在看帝释(印度教中的主神毗湿奴)统治的世界,也像是玉制的东西靠在仙人居住的楼上。这是形容月亮的美丽和神秘。 坠露迥沾长乐梦,飞云旋逐广陵游。 露水从天上滴落
查少参入贺赋赠 献赋当时共洛阳,翩翩裘马少年场。 追思文考朱颜丽,转愧安仁白发长。 暮雨轩车留碣石,秋风船舫隔钱塘。 金银四百湖堤寺,怅望遥天菊蕊黄。 译文: 当年在洛阳共同献赋的日子已经过去很久了,那时的我们都是年轻的公子哥儿,骑着裘皮和马匹,在场上翩翩起舞。回想起当年的父亲,他依然保持着年轻时的红润面色,而我却惭愧地发现我的发丝已经斑白如霜。 在傍晚时分,我们乘着轩车离开了碣石山,而秋风中
【注释】 林囧卿:作者的朋友,字子明。作:即赋诗相赠。 一别钱塘梦未回(一:只;一:只,表限定;)梦未回:指离别杭州已久。 朱明云色几含杯(朱明:古时称夏季为朱明;云色:天空的颜色;几:差不多。含杯:指饮尽杯中酒。) 旌移、传拥:旌旗移动和传呼拥簇之意。合浦、罗浮:地名。 建礼、甘泉:都是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坛所。 司仆、紫泥:都是古代帝王书信往来用的一种封套。 三千騋牝:三千匹骏马。驰金埒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创作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河东裁就笔生花:这句话意味着李峤在写作时,文笔如同生花妙笔,灵动而又富有变化,仿佛是在河东(今山西永济)这块土地上,他的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展现。"河东"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地名,也可能是指代他所处的环境或心境。 2. 聊逐秋风问汉查:这里的“汉查”可能指的是汉朝的使者或是汉朝的典籍,李峤在这里可能是在借古讽今
《赠邓参军明府远游尊人蚤岁弃官隐匡岳》是一首表达对友人远离尘嚣、追求自由生活状态的诗。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其赏析: 1. 手板那能谒路傍:手板,即用手拍桌子,表示愤慨或不平。谒路旁,意为在路边大声疾呼,形容态度激烈,情感激昂。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选择离群索居、远离官场的不理解和愤怒。 2. 扁舟归兴逐浔阳:扁舟,指的是小船,泛指旅行。浔阳,古地名,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一带
送郑明府之山东 百里弦歌遍讼堂,铜符墨绶正飞扬。 桥迎驷马过平乐,舄化双凫到上阳。 汶水星芒流剑匣,齐山云色堕琴床。 看君异日循良宴,第一雄飞汉殿傍。 注释: 1. 送郑明府之山东:送别去山东的郑明府。 2. 百里弦歌遍讼堂:在讼堂周围,歌声和琴声传遍了整个地方。 3. 铜符墨绶正飞扬:郑明府佩戴着象征着官位的铜符和墨绶,正在高高飘扬。 4. 桥迎驷马过平乐:在平乐桥旁,迎接着驷马的到来。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