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裁就笔生花,聊逐秋风问汉查。
身著短衣随属国,手提长戟事轻车。
千言谒帝心逾壮,一赋从军鬓已华。
奇绩贺兰峰顶望,万山明月照龙沙。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创作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河东裁就笔生花:这句话意味着李峤在写作时,文笔如同生花妙笔,灵动而又富有变化,仿佛是在河东(今山西永济)这块土地上,他的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展现。”河东”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地名,也可能是指代他所处的环境或心境。

  2. 聊逐秋风问汉查:这里的“汉查”可能指的是汉朝的使者或是汉朝的典籍,李峤在这里可能是在借古讽今,表达自己对于国事的关心和忧虑。”秋风”则暗示了季节的变换,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3. 身著短衣随属国:这句诗描绘了他身处边远之地,身着短衣与属国(可能是指边疆地区或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一同生活的情景。这里的“随”字表达了一种顺应、融入的态度。

  4. 手提长戟事轻车:李峤手持长戟,似乎随时准备上战场,参与军事行动。”事轻车”则可能指的是他负责的工作或任务,或者是他所在的地方(如边境、战场等)。

  5. 千言谒帝心逾壮:这句诗表达了李峤对于国家大事的关心和忧虑之情,以及他为国家献策献计的决心。”谒帝”可能指的是向皇帝进言,”心逾壮”则表明了他的志向和抱负。

  6. 一赋从军鬓已华:这句诗描绘了他参与军事行动后,随着岁月的流逝,自己的鬓角已经泛白,反映出他对国家的忠诚和牺牲精神。”鬓已华”则传达了一种岁月无情、英雄老去的感慨。

  7. 奇绩贺兰峰顶望:这里的“奇绩”可能指的是李峤在某个重要时刻做出的非凡成就或贡献,而“贺兰峰顶”则可能是指他曾经站在山峰之巅,俯瞰祖国的大好河山。

  8. 万山明月照龙沙:这句诗描绘了夜晚月光照耀下的壮丽景色,可能是李峤在某个夜晚登高远眺,看到万山之上皎洁的月光,映照着辽阔的沙漠平原。这里的“龙沙”可能指的是沙漠,也可能是比喻广阔的土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李峤作为一名文人士大夫,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积极参与政务的崇高品质和卓越才能。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