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三分二已过,空门相逐问维摩。
新红破萼盈高树,浅绿回茎上细莎。
雪里袈裟留绝域,风前杖锡度恒河。
颓然一饱香厨饭,坦腹绳床话贝多。
潞河东郊同胡生踏青即席赋
春色三分二已过,空门相逐问维摩。
新红破萼盈高树,浅绿回茎上细莎。
雪里袈裟留绝域,风前杖锡度恒河。
颓然一饱香厨饭,坦腹绳床话贝多。
注释:
- 春色三分二已过:春天的景色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二。
- 空门相逐问维摩:佛教禅宗认为万物都是佛性的表现,因此用“空门”来形容自然世界。这里的“维摩”是维摩诘(Vimalakirti),印度的一位著名哲学家和文学家,他的教诲被翻译成中文,成为“维摩经”。诗人通过这个典故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 新红破萼盈高树:指春天的新叶和新花。
- 浅绿回茎上细莎:形容嫩绿的草地和细软的沙子。
- 雪里袈裟留绝域:在雪地中穿着袈裟,形容身处远方。
- 风前杖锡度恒河:手持锡杖行走,象征着修行者的精神境界。
- 颓然一饱香厨饭:形容吃得非常满足。
- 坦腹绳床话贝多:躺在床上,随意聊天。贝多,一种信仰佛教的人死后进入的另一个世界,也被称为涅槃。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作品,通过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表达了作者对生命、自然和修行的感悟。诗人以春天为背景,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诗中还融入了佛教的元素,通过“空门”、“维摩经”等典故,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信仰和追求。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充满了诗意和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