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瑟吹笙玳瑁筵,狂歌醉舞兴飘然。
疏星竞向寒更出,明月偏宜后夜圆。
气色荧煌双剑底,心期迢递一灯前。
经旬漫诧平原约,千日中山任晏眠。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十三日再同王仲升陈实卿章茂德王仲济盛明元六昆季宴集祝华父唐污父适至分韵得前字即席赋》。下面是逐句解释:

鼓瑟吹笙玳瑁筵,狂歌醉舞兴飘然。
这句诗的意思是,在华丽的宴席上,人们演奏着乐器,唱着歌曲,跳着舞蹈,心情十分欢快。

疏星竞向寒更出,明月偏宜后夜圆。
这句诗的意思是,夜晚,稀疏的星辰仿佛争先恐后地从寒冷的夜空中出现,而明亮的月亮则更适合于夜晚欣赏。

气色荧煌双剑底,心期迢递一灯前。
这句诗的意思是,在灯光下,人们的面色光彩夺目,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希望。

经旬漫诧平原约,千日中山任晏眠。
这句诗的意思是,经过长时间的等待和期盼,最终实现了约定的事情,可以安心地入睡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热闹的宴会场景,人们在欢乐的氛围中尽情地歌唱、跳舞、饮酒,展现了他们的喜悦和热情。诗人通过描绘星空、明月等自然元素,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心境,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人们的生活状况。整首诗语言生动,富有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欢乐的宴会之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