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骑联翩集水涯,上元灯烛兴偏遐。
凭栏火树千枝月,照坐金莲百本霞。
织就鲛绡珠有晕,妆成鸾镜玉无瑕。
深宵𢬵醉平原席,遮莫兰阴送曙笳。
注释:
千骑联翩集水涯,上元灯烛兴偏遐。
一千匹马奔腾而来,聚集在河边,庆祝上元佳节,灯火辉煌。
凭栏火树千枝月,照坐金莲百本霞。
站在栏杆边看,火树银花,犹如千枝月亮;坐在金莲椅上,百朵彩霞映照。
织就鲛绡珠有晕,妆成鸾镜玉无瑕。
织出如丝的丝绸,珍珠一样明亮;画好的眉形,像没有瑕疵的玉石一样。
深宵𢬵醉平原席,遮莫兰阴送曙笳。
沉醉在深宵,直到黎明时分才醒来,兰草丛中传来晨鸡报晓。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盛大的节日夜晚,人们在河畔聚集庆祝,赏灯游春,歌舞升平的景象。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这个欢乐祥和的夜晚。
首句“千骑联翩集水涯”,描述了一队队的骑兵如同飞马般地奔向河边,营造出一种欢快的氛围。接着,“上元灯烛兴偏遐”,则进一步描绘了节日的盛况,人们欢聚一堂,欣赏着五彩斑斓的灯光。
颔联“凭栏火树千枝月,照坐金莲百本霞”则通过“火树银花”这一形象,将夜晚的灯光比作盛开的花朵,增添了诗意和画面感。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照坐”一词,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更加生动活泼。
颈联“织就鲛绡珠有晕,妆成鸾镜玉无瑕”则通过对比手法,赞美了女子的美貌。诗人将她们比作美丽的珊瑚、翡翠等珍宝,以及精致的鸾镜,都显得无瑕可求。这种比喻不仅增加了诗句的形象性,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
尾句“深宵𢬵醉平原席,遮莫兰阴送曙笳”则以轻松幽默的口吻结束了全诗。诗人用“𢬵”字形容饮酒的畅快淋漓,而“兰阴送曙笳”则暗示了天已破晓,新的一天即将开始。这种写法既表现了诗人豪放的性格,又增添了一丝生活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