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高斋翳绿苔,大江晴望海云开。
言将德耀居吴苑,不学灵均放楚台。
一叶乍从兰浦过,四松先傍草堂栽。
抽毫试觅平原叟,曾寄双鱼到越来。
朱山人卜居广陵,持卷遍乞名公题赠,余赋二章。
回首高斋翳绿苔,大江晴望海云开。
言将德耀居吴苑,不学灵均放楚台。
一叶乍从兰浦过,四松先傍草堂栽。
抽毫试觅平原叟,曾寄双鱼到越来。
注释:
- 朱山人卜居广陵:指诗人的朋友朱山人居住在广陵(今江苏扬州)。
- 持卷遍乞名公题赠:拿着诗稿四处向有名望的人士求取题词。
- 余赋二章:我写了两首诗。
- 回首高斋翳绿苔:回头望去,高斋被青苔覆盖。
- 大江晴望海云开:远望大海,天空中的云彩消散了。
- 言将德耀居吴苑:表示将要在吴地的园林中居住。
- 不学灵均放楚台:不要效仿屈原在楚国放逐的悲剧。
- 一叶乍从兰浦过:一叶忽然从兰浦经过。
- 四松先傍草堂栽:四棵松树首先种在草堂旁边。
- 抽毫试觅平原叟:拿起笔尝试寻找平原上的老人。
- 曾寄双鱼到越来:曾经寄去一对鲤鱼给越地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朱山人的信中的两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和祝福之情。
首句“回首高斋翳绿苔,大江晴望海云开”描绘了诗人回到故乡后,看到自己曾经读书的高斋被青苔覆盖,远处的大江晴朗,天空中的云彩已经散去的景象。这两句通过描绘故乡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次句“言将德耀居吴苑,不学灵均放楚台”,诗人表示要像德耀那样在吴地的园林中居住,而不是像屈原那样在楚国放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未来的选择和态度。
第三句“一叶乍从兰浦过,四松先傍草堂栽”,诗人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家乡的美景,一叶刚刚从兰浦经过,四棵松树首先种在草堂旁边。这两句通过描绘家乡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最后两句“抽毫试觅平原叟,曾寄双鱼到越来”,诗人拿起笔尝试寻找平原上的老人,曾经寄去一对鲤鱼给越地的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整首诗通过对故乡的描绘、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友情的赞美,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豁达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