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发双帆大海滨,玺书遥夜出枫宸。
关中乍拟徵黄霸,河内重看借寇恂。
君子六千初仗钺,生徒四百竞攀轮。
犹闻仆射花溪上,竟日茅堂话隐沦。
睿父丈既有西江之擢复闻台疏挽留将以大观察移节会稽三郡兴文怆别更赋六诗异时一棹溪头绝倒子猷之兴尽也
明发双帆大海滨,玺书遥夜出枫宸。
关中乍拟徵黄霸,河内重看借寇恂。
君子六千初仗钺,生徒四百竞攀轮。
犹闻仆射花溪上,竟日茅堂话隐沦。
注释:睿父丈,即张浚(1096年-1164年),字德远,南宋大臣、诗人、词人、抗金名将,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进封许国公,谥号忠肃,后改谥忠献。西江,指广西漓江河口。大观,指北宋神宗时期的官员李清臣。黄霸,西汉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寇恂,东汉末年的名将,字子翼,颍川阳翟人。“六千人”指张浚手下的大军。“四千人”指他的门生故吏。“花溪”,地名。在今贵阳市南。“一棹”,意为划船。“溪头”,指溪流边。“子猷”,晋朝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字。“兴尽”,意思是兴致已到,事情已经做得很好了。
译文:明天一大早我就驾着双帆的大船驶向大海,深夜皇帝的诏书从远方传过来。刚刚听说朝廷想征召黄霸这样的名臣,又看到河内府重用寇恂这样的贤才。张浚这个君子现在开始掌握兵权,我的门生故吏们争相攀附他。我还听到仆射大人在花溪上的谈笑风生,一整天都在和大家谈论隐居和仕途的事情。
赏析:这首诗是张浚在被贬谪途中写给好友王洋的一首诗。首联写自己将要离开的消息传来,心中无比悲伤;颔联写自己对朝廷的忠诚,即使被贬谪也不会动摇;颈联写自己在门生故吏中的威望;尾联写自己在官场上的失意以及与好友之间的友谊。全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之情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