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差临渌水,袅娜拂秋霜。
忽记文同画,生绡六尺强。

【注释】:翠虚亭,即翠微亭。渌水,指清澈的溪流。文同,苏轼的朋友,善画竹石。六尺强,指画竹用的生绡。

【赏析】:此诗为题翠虚亭而作之绝句。诗人以清丽明快的语言,赞美了翠虚亭及其周围景物的美,并借景抒情,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首联写翠虚亭四周景色之美。“参差”,形容柳树的高低错落;“临”,靠近;“渌”,一碧澄澈的水;“袅娜”,形容柳条柔弱柔美。这句描写翠虚亭临水的景观。

颔联由景及人,写自己观赏翠虚亭美景时所联想起的事。“忽”表示突然;“记”,记得,想起了。这句写出诗人在欣赏美景之际忽然想起友人文同画竹的事。“文同”,是苏轼的朋友,善画竹,苏轼曾称他为“竹君”。

颈联由文同画竹之事引出对文同画中竹的想象和联想,突出表现了竹的形象特征。“文同画”,即文同的画作,指《潇湘奇观图》。“生绡”,指绘画用的生丝绢。“画”字,在这里指画中的竹子。

尾联点出翠虚亭,进一步抒写自己观竹赏景的情怀。“翠”,形容翠绿的颜色。这里用来形容翠虚亭周围的景色。“赏析”,对诗文加以解说、评论或评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