潦倒青毡气未除,莫将流泪洒长裾。
聊堪剩取双眸在,老向西河学著书。
【注释】
唁陆茂才二首:悼念陆茂才。陆茂才,即陆贾,西汉人,曾任谏议大夫、中大夫等职,曾出使西南夷。陆贾善说,著有《新语》十卷,今佚。《汉书·艺文志》著录其遗书十二篇。
【赏析】
陆贾,字季良,楚郡吴人,以口辩闻名于当时,曾为高祖刘邦出谋献策。他年轻时随其父入蜀,在成都任太中大夫。因劝谏刘邦定都关中,被贬谪为河南真阳令,后迁庐江令。陆贾在政治生活中,主张用黄老之学来治理国家,与张释之言合,故称“新道家”。陆贾的学说,虽未能成为汉初统治者的指导思想,但他本人却因此而名垂青史。陆贾的著作,除《新语》外,还有《楚汉春秋》,今仅存目录。陆贾的著作流传下来的很少,因此我们能见到的他的诗作也极少。
陆贾一生坎坷不平。他曾受刘邦宠幸,官至中大夫。后来因直言进谏而被免官。据《史记》记载,陆贾曾在长安东市卖饼,常遭无赖欺侮。陆贾曾作《新语》,其中《道术》一篇,对当时的儒生进行批评,认为他们只会空谈仁义道德,不能解决现实的问题。这种思想很符合刘邦的思想,所以陆贾得到了重用。但是不久又因直谏而得罪了刘邦。据《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记载,陆贾曾多次上书劝谏刘邦要实行黄老之术,安定天下。但刘邦听不进去,陆贾为此多次遭到贬谪,直到去世。陆贾死后,他的儿子陆襄继承了父亲的事业,也写了不少文章和著述。陆襄是陆贾的孙子,生活于汉武帝时期。陆襄的《新语》一书已经失传,但据说他所著《楚汉春秋》一书还保存了下来。
这首诗是陆贾死后所作。从内容上看,它反映了陆贾晚年生活的状况和心情。诗的前两句描写的是陆贾潦倒落魄、失意困顿的处境。这两句诗写得很有气势,也很有力量。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陆贾虽然身处逆境,但却仍保持高洁傲岸的气质。这里“潦倒”一词,既形容了陆贾的处境,也表现了他的性格特征。接着两句诗写陆贾的感慨。陆贾感叹自己已年迈体衰,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驰骋疆场,为国家效力。但他并不因此而气馁,反而觉得可以安心地在家里著书立说,为后人传道授业解惑了。
此诗通过陆贾的生平事迹和精神风貌,展现了他坚韧刚毅、不屈不挠的性格特点。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选择和价值取向的思考。诗人认为,人生的价值不在于个人的荣辱得失,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和对人民的关爱。因此,我们应该像陆贾一样,保持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坚定的信念,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