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节回看上帝台,金茎云雾接蓬莱。
不知碣石青何处,万里冰天雪色来。
《斋中绘五岳为图称卧游焉各系以诗 其四 华山》是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译文:
首句释义:“玉殿琼楼起太空”描述了一座宏伟的宫殿在太空之中升起,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这里的“起太空”意味着这座宫殿超越了凡尘,直通天际。
次句释义:“扳藤遥上碧云中”描绘了诗人攀爬而上,仿佛进入了一个充满绿植与云雾的仙境。这一句通过“碧云中”暗示了山的高耸入云,给人一种神秘而深远的感觉。
第三句释义:“中宵不辨星河色”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登临山顶时,无法分辨星辰与银河的光辉。这里的“中宵”强调了时间的深夜,而“不辨”则传达了视觉上的模糊与迷离。
尾句释义:“万丈天门海日红”描述了山巅之上有一个巨大的天门,当阳光照射时,海面泛起红色的波涛,形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这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象征着希望和新生。
结合上述文本,可以进一步探讨这首诗的深层含义:
- 宗教与神话的结合:诗中的“上帝台”和“仙人星汉湿金茎”体现了浓厚的宗教信仰和神仙文化,这些元素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用以表达对超自然力量的敬仰和追求。
-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诗人通过描绘五岳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种观念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尤为重要,强调人应该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
- 文学与画意的结合:诗中的描写具有很高的绘画价值,能够激发读者的想象力,使其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场景中。这种文学与画意的结合,是古代文人骚客常用的艺术手法。
这首诗不仅是对五岳美景的赞美,更是对自然之美、宗教信仰、人文情怀和艺术表现的综合反映。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