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饮狂歌夜不休,华堂风雨促离愁。
相思何处偏惆怅,三月桃花病倚楼。
【注释】
别汪仲淹二首:指王观与好友汪元量分别时所作的两首诗。王观是江西临川人,汪元量是南宋词人,二人在宋亡后曾一起抗元,后来王观因事被贬到岭南,汪元量则在元军攻破临安时自沉于钱塘江而死。两人都是爱国诗人,但命运不同,故有此诗。
痛饮狂歌:尽情地饮酒高歌。
华堂风雨促离愁:风雨声催动着离愁。
相思处:思念情人的地方。
偏惆怅:特别感到惆怅。
三月桃花病倚楼:春天桃花盛开的时候,因思念远方的爱人而生病,只能倚着高楼远眺,以寄托自己的相思之情。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王观与汪元量同是南宋时期的诗人,他们因抗元有功而受到朝廷的重用。然而,他们的命运却大相径庭——一个被贬谪,另一个却投江殉国。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第一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饮酒作歌、欢聚一堂的热闹场面,而后一句突然转至“离愁”,将酒宴变成了别离之宴。这样的转变既突兀又自然。接下来的两句,诗人将笔触转向了“相思处”,表达了自己对于离别之人的深深思念。然而,这种思念并非单纯的悲伤,而是夹杂着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现实的无奈。
第二首诗的前两句则描绘了一种风雨交加、夜不能寐的凄凉景象,仿佛要将人的思绪拉进那个充满离愁的地方。而第三句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对远方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最后一句则将这种思念之情推向高潮,让人感受到一种无法言说的悲痛。
这首诗以送别为题,通过对两位诗人的描写,展现了他们在国家危难之时所做出的伟大牺牲以及他们的高尚情怀。同时,这首诗也传达了作者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和悲痛之情,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