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地金阊岁不遥,荜门萝径晚萧条。
钟声送客寒山寺,恨泊吴枫第二桥。

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通过对金阊、寒山寺、吴枫第二桥等地点的描述,抒发了对故土的思念。下面是诗句、翻译和注释:

诗句

  1. 避地金阊岁不遥:躲避战乱,流离至金阊之地,岁月已久。金阊,古地名,今苏州市一带。此句表达了诗人因战乱而流亡至他乡,历经岁月变迁的感慨。
  2. 荜门萝径晚萧条:简陋的住所门前长满了藤萝,傍晚时分显得更加荒凉萧瑟。荜门,指用草或树枝搭建的简易房屋;萝径,指覆盖着藤蔓的小径。此句描绘了诗人流离失所的生活状态,以及自然环境的荒凉。
  3. 钟声送客寒山寺:寺庙里的钟声伴随着诗人离去的身影,显得格外凄凉。寒山寺,位于苏州城西,因其位于寒山上而得名。此句通过钟声这一意象,传达了诗人离别时的孤寂与感伤。
  4. 恨泊吴枫第二桥:遗憾地停泊在吴地(即苏州)的枫叶第二桥。泊,停留;吴枫第二桥,苏州著名的景点之一,以其美丽的秋色闻名。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译文

诗人流落异乡,岁月悠悠,居处简陋,环境荒凉。寺庙钟声中,诗人身影渐远,留下一地愁绪。心中满怀遗憾,泊船于吴地第二桥,遥望故乡。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胡应麟所作的《哭曹子念六首》中的第六首。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流离失所、身处他乡的生活现状,以及对故乡的无尽思念。诗中通过对金阊、寒山寺、吴枫第二桥等地的描述,营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动荡时代的不满。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简练却意蕴深远,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