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高山托素琴,朱弦无处觅知音。
飞霜落月河桥畔,惆怅行人发武陵。

注释:

十载高山托素琴:十年在高山上弹奏素琴。指长时间地隐居生活,不问世事。

朱弦无处觅知音:红色的琴弦找不到知音。形容知音难寻。

飞霜落月河桥畔:秋天的寒霜落在河桥旁。形容天气寒冷或环境恶劣。

惆怅行人发武陵:忧愁的人从武陵出发。武陵,地名,今湖南常德市附近。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朋友祝如华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人以素琴、红弦、飞霜、落月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深情厚意。

首句“十载高山托素琴”,诗人借“十载”一词,暗示自己与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已经维持了很长时间。而“高山”则象征着高远的志向和坚定的信念,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执着。同时,“素琴”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泊。

次句“朱弦无处觅知音”,诗人运用“朱弦”这一意象,形象地描绘出自己内心的情感世界。这里的“知音”是指懂得欣赏自己的人,而“无处觅”则表明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同时,这句诗也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知己的渴望。

第三句“飞霜落月河桥畔”,诗人以“飞霜”和“落月”两个自然界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凄凉、冷清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这里的“河桥畔”则意味着离别的场所,进一步加深了诗句的意境。

最后一句“惆怅行人发武陵”,诗人以“惆怅”一词,表达了自己对于友人离去的无奈和悲伤之情。而“武陵”则是古人所向往的地方,代表了美好的愿望和梦想。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世界。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具艺术感染力和哲理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