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士弘是明末清初闽西地区的著名诗人,他在文学、书画、篆刻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
黎士弘的一生充满了政治和文学上的卓越贡献。他生于明朝万历四十七年(1618年),自幼便显示出非凡的才华。14岁时补博士弟子员,36岁中举人,之后在清朝康熙年间,他先后担任了广信府推官、江西省永新县令等职,展现了他在政务处理上的清廉与高效。特别是在担任永新县令期间,面对交通闭塞、民生凋敝的困境,他不仅推行改革,恢复生产,重建家园,还积极发展教育,兴办书院,吸引了众多文人雅士共同研讨诗文。
黎士弘是明末清初闽西地区的著名诗人,他在文学、书画、篆刻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
黎士弘的一生充满了政治和文学上的卓越贡献。他生于明朝万历四十七年(1618年),自幼便显示出非凡的才华。14岁时补博士弟子员,36岁中举人,之后在清朝康熙年间,他先后担任了广信府推官、江西省永新县令等职,展现了他在政务处理上的清廉与高效。特别是在担任永新县令期间,面对交通闭塞、民生凋敝的困境,他不仅推行改革,恢复生产,重建家园,还积极发展教育,兴办书院,吸引了众多文人雅士共同研讨诗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第一部分(首联):“甘州四山积雪,经夏不消。” 注释:甘州的四周都是雪山,夏天依然没有融化。 第二部分(颔联):“金瓶新摘青粿,万颗匀圆荐红玉。” 注释:甘州的新采摘的青稞果实,每颗都圆润饱满如同红色的玉石。 第三部分(颈联):“长枪江米压囊香,听尽甘州《垂手》曲。” 注释:用长枪压住的江米香气诱人,我听着甘州的《垂手》曲子。
【题 解】: 这首诗是诗人对慧南的赞美。慧南,名道南,号药地老人,江西南昌人。公元1328年(元至元三年),以隐者身份入朝,后辞官归田。公元1342年(至元七年)病逝,享年65岁。他的画艺精湛,尤擅山水。 【注释】: 1. 前年曾见壁上山:前年,即去年之前一年。 2. 去年又看卷中树:指去年又看到慧南所绘的山水画中的树木。卷,这里指的是书卷。 3. 道人丘壑自胸中:指慧南的画艺
【注释】 万里黄河飞一线,五州棋错东西面。大旗日落照孤城,画角声低迷故县。 秦人百二夸山河,明驼騣马羌唱歌。硖水淙淙石齿齿,祁连千仞高嵯峨。 白头父老说前事,举边还指战场地。射残铁镞半段枪,得来换酒谋朝醉。 马兰苜蓿生沙州,荒邮短驿连古沟。四月寒山催种麦,风高六月犹披裘。 夹道鳞鳞见番族,放马满山羊满谷。天巴岁岁说防秋,未必饮河能果腹。 河西僧人着黄衣,蚁蜉经卷银字肥。吞针罗什不长见
【注释】 破贼:消灭敌人。 大桥:指桥山。 南塘:指秦岭。 弄兵戏:即“弄兵”,意谓玩兵好战。 抹额红巾:即“抹额”,古代妇女在额上抹上脂粉,用红巾包头。这里借指敌军。等山魅:指等待山中的敌人出现。 夜切人肝作脯甘:夜里折磨人的心肝就像把肉切成了脯和脍(一种烹调方法)。 对裂轻缯如破絮:意思是说撕裂轻绢就像撕破絮被一样。 杀人不死还等闲:意为杀一个人不算什么,不值得大惊小怪。 随上军门求补吏
己亥小寒走笔赠古林和尚不见吾子十年矣,子来远渡西江水。 拜子颜色为子欢,遂能解脱了生死。 忆昔追随全盛日,破壁短檠同吮笔。 规模贾董公孙书,指点云烟酣六籍。 其时吾师杨长公,同里沈陈俱劲敌。 与叔胡生三十强,摩空作赋徐庾匹。 各各心矜吾子贤,退让不敢齿行立。 子家簪缨床满笏,群从诸郎庙廊属。 子独游迹扫朱门,沧桑弹指逃空谷。 贤者所为不可测,学孔学释非两截。 大地应须截铁人,能穿虎豹探龙穴。
永新道中即事 【注释】下水(逆水):指逆水行舟。 上水:顺水,水流平缓。 苦:艰难困苦。 冻雨:因温度很低而降下的雨,有时伴有冰粒,称为冻雨。 磷磷:形容光亮闪烁的样子。 邪许:应为“答应”。 胼胝:脚上磨起的硬皮。 不自爱:不顾惜自己。 腐鼠:《列子·黄帝》:“舐(舔)牛马无得生之者几何人,以有限之生,托于无限之路,是非不肖(不贤)也,未至不可。” 空歌行路难:空自吟咏《行路难》。 赏析:
【注释】 永新:古县名。道中:路上的行人。过:经过。细雨:小雨。鸣嘐嘐:声音像鸟叫。西风:秋风。号:吹动。四野:四方的原野。壮士:有志气、抱负的人。安能豪:怎能豪爽?嵯峨(cuó é):高耸。望城郭:望着城墙,指家乡。蓬与蒿:都是草名。鸡犬不闻声:连家禽家畜都躲起来了。灯焰空寂寥:灯火熄灭了,四周一片寂静。夜劳:因思乡而忧愁。仲弟:次子。文法:科举考试中的进士科,即明经。陷:被俘。少弟:长子
来甘州一载矣尚未纪其风物夙昔交游问贻杂至特作六百字写怀用柬知我 注释:来到甘州已经一年了,还没有记录下这里的风物以及以前的交往和问候。 监仓公子无乃愚,不算升斗量锱铢。 注释:监仓公子,即监仓官,这里指监仓的官吏,可能有些愚昧,不能准确计算升斗和斤两。 作诗索句如追逋,胡为嘐嘐嗤古徒。 注释:做诗时追求奇思妙想,像追捕逃犯一样急促,为何要嘲笑古人呢? 我不敢效我友逸,粗了簿书吟抱膝。 注释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意,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诗歌内容,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分析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的思想情感,最后注意诗句的赏析。本题要求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并赏析。解答时需要抓住关键语句分析,比如“河水细如线”中的“细如线”,可以抓住“细”“如线”等关键词分析其作用和效果;“群虎见跳掷”中的“跳掷”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在狱中所作的。诗人以狱卒之口代笔,将一生的遭遇和感慨,一气呵成,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诗的前八句描写狱吏们对押送官员的粗暴态度。“印无数”,写狱吏们手持大印,任意敲打,随意摔落,把押送官员的官职贬得一无是处。接着写他们的粗鲁行为。“亦何累累,亦何辈辈。”意思是:他们一个个都像你一样,都是些碌碌无为的人。“大者丞相尚书御史大夫章”到“细琐参军丞簿尉”
赖世贞,名克忠,字笃庵,清嘉义县人。 光绪三年(1877)入县学,旋取中廪生。 书院月课恒列优等,书法笔劲朗润苍古,诗文俱工,颇获嘉义知县邱峻南器重。 因得心疾,遂无意于功名,光绪十六年(1890)逝世,得年卅三。 生卒年
萧竹,从其友游台湾,穷涉至噶玛兰,吴沙款之。 居且久,乃为标其胜处,为八景,且益为十六景。 竹悉为赋诗。 或论其山水,遂为图以出,脉络甚详。 时未有五围、六围,要其可以建围地,竹于图中,皆递指之,后悉如其言。 或言款竹者并非吴沙。 〖编者按:蒋师辙《台湾通志》、柯培元《噶玛兰厅志》萧竹传等引自《东槎纪略》,《东槎纪略》又引《蛤子难纪略》记:「或曰:嘉庆三年,吴沙已死,款竹者,沙子光裔、沙犹子化也
清满洲镶蓝旗人,郭佳氏,字子朴,号鹤舫。 嘉庆十年进士。 授检讨。 历礼、兵、刑、工、户部侍郎。 道光初任内务府大臣,两署漕运总督。 七年,命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次年授军机大臣,官至文华殿大学士。 他当国二十余年,门生故吏遍内外,权倾一时。 鸦片战争间,力主和议。 咸丰帝即位后被黜。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