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何累累,亦何辈辈。大者丞相尚书御史大夫章,细琐参军丞簿尉。
大笥小簏声琅琅,还想当时尽朝贵。书生白面朝典铨,夕卷黄河拥高旆。
豪奴千指坐索人,巨室高门闲过醉。一丸已堕睥睨墙,烧烛侯家方嫁妹。
楚猴虽沐冠常裂,《春秋》大义应书贼。岂有中心事主为国恩,日日雕铜分暴客。
生不足怜死不惜,阴风吹满秋灯湿。狼籍头颅杂土飞,独余废印高屋脊。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在狱中所作的。诗人以狱卒之口代笔,将一生的遭遇和感慨,一气呵成,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诗的前八句描写狱吏们对押送官员的粗暴态度。“印无数”,写狱吏们手持大印,任意敲打,随意摔落,把押送官员的官职贬得一无是处。接着写他们的粗鲁行为。“亦何累累,亦何辈辈。”意思是:他们一个个都像你一样,都是些碌碌无为的人。“大者丞相尚书御史大夫章”到“细琐参军丞簿尉”,写押送官员被贬后所任官的级别高低,以及他们在狱中的不同待遇。“大者丞相尚书御史大夫”,写高官显宦;“小者参军丞簿尉”,写低级官员。“大笥小簏声琅琅”,写狱吏们用大箱子、小竹筐装着囚犯,发出的声音很大,很响。这一句既写了狱吏们的粗鲁,也反映了狱吏们的贪赃枉法。“还想当时尽朝贵”,写狱吏们想当年如何对待那些达官贵人,如今却来对待自己。“书生白面朝典铨”,写狱吏们想到自己年轻时也是读书人,现在却沦落至此,不禁感到羞愧。“夕卷黄河拥高旆”,写狱吏们傍晚时分,卷起衣袖,挥舞着长长的旗帜,威风凛凛,令人敬畏。这些描写,都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的愤怨之情。
中间四句写狱吏们对自己的残酷待遇。“豪奴千指坐索人”,写狱吏们用棍棒敲打,让犯人跪在地上,一个个地搜身。“巨室高门闲过醉”,写他们来到富豪人家门前,大声喝令开门,吓得人们不敢开门。“一丸已堕睥睨墙”,写他们来到一个破败的院子里,看到墙角有一个弹丸,便把它扔在地上,看着它滚过院子。“烧烛侯家方嫁妹”,写他们来到一家富户家中,正赶上这家的女儿出嫁,他们点燃蜡烛,闹哄哄地在那里吃喝。
最后四句写狱吏们对自己的残酷无情。“楚猴虽沐冠常裂”,“楚猴”比喻自己,说自己虽然戴上了帽子,但仍然像猴子一样顽皮捣蛋,无法无天。“《春秋》大义应书贼”,“大义”是指《春秋》这部史书记载的是非功过,“书贼”就是书写盗贼,这里指诬蔑自己。“岂有中心事主为国恩,日日雕铜分暴客”,“中心事主为国恩”是自己为国家效力的初衷,“雕铜分暴客”则是狱吏们为自己分赃的手段。“生不足怜死不惜”,写狱吏们认为自己即使死了也不值得同情,活着也没有意思。“阴风吹满秋灯湿”,写狱中阴冷潮湿,秋风阵阵吹来,使灯烛上的泪痕更加明显。最后两句“狼籍头颅杂土飞,独余废印高屋脊”,描写了狱卒们自己的悲惨下场。“狼籍头颅杂土飞”形容狱卒们被打得头破血流,血肉模糊;“独余废印高屋脊”则表明狱卒们只有自己留下的一枚铜印,悬挂在高高的屋梁上。
这首诗通过狱卒之口,把作者一生的遭遇和感慨表现得淋漓尽致。作者运用丰富的典故,巧妙地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使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