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一山过,细雨鸣嘐嘐。
西风号四野,壮士安能豪。
嵯峨望城郭,中多蓬与蒿。
鸡犬不闻声,灯焰空寂寥。
老母隔江城,儿心中夜劳。
仲弟陷文法,意外生波涛。
日遣两儿去,急难京华路。
会与少弟见,有泪如河注。
念之摧心肝,焉得生羽翼。
不如颠倒卧,庶几忘百虑。
未明起披衣,残月犹在树。

【注释】

永新:古县名。道中:路上的行人。过:经过。细雨:小雨。鸣嘐嘐:声音像鸟叫。西风:秋风。号:吹动。四野:四方的原野。壮士:有志气、抱负的人。安能豪:怎能豪爽?嵯峨(cuó é):高耸。望城郭:望着城墙,指家乡。蓬与蒿:都是草名。鸡犬不闻声:连家禽家畜都躲起来了。灯焰空寂寥:灯火熄灭了,四周一片寂静。夜劳:因思乡而忧愁。仲弟:次子。文法:科举考试中的进士科,即明经。陷:被俘。少弟:长子。会与:将来要和某物或某人相会。倒:颠倒。生波涛:引起风波。急难:急于回家。京华:京都,京城。河注:眼泪如河流般倾泻而下。念之:想到他/她。摧心肝:极度悲痛,伤心欲绝。焉得:哪里能够。生羽翼:展翅高飞。颠倒:翻来覆去。庶几:或许,差不多。未明:天还没亮。起:起床。披衣:穿衣。残月犹在树:月亮还没有落山,但已近傍晚。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旅途怀乡之作。诗中通过描绘一幅幅凄凉的画面,抒发了游子对家乡和亲人的无限眷恋之情。首句“一山一山过”,诗人以山为喻,形象地表达了自己一路跋涉的情景,同时也透露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接着,“细雨”、“西风”等自然景象的描绘,更衬托出旅途的艰辛与凄楚。然而,这些并不能阻挡诗人对家乡的思念。“老母隔江城,儿心中夜劳”,诗人思念母亲的心情更加迫切,夜晚更是难以入眠,只能通过想象来安慰自己。“仲弟陷文法,意外生波涛”,次子因科举考试失败而陷入困境,这无疑加重了诗人的忧虑和悲伤。然而,面对困难,诗人并没有绝望,而是坚信“会与少弟见,有泪如河注”。这种乐观的态度让人感到一丝温暖。最后一句“不如颠倒卧,庶几忘百虑”,则是诗人对于人生的一种豁达理解,表达了对现实无奈的接受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的才华横溢,也体现了他对家乡亲人的深深眷恋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