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塘小儿弄兵戏,抹额红巾等山魅。夜切人肝作脯甘,对裂轻缯如破絮。
杀人不死还等闲,随上军门求补吏。山中日日报揭竿,百道军书勒簿尉。
簿尉何能令请行,牙兵几队趋山际。昨日书来珍重看,云已破贼数十辈。
留之不可诛不胜,细作爰书别党类。我闻此语心独欢,贤者宁不当如是。
呜呼作贼不死死者冤,民不作贼将徒然。

【注释】

破贼:消灭敌人。

大桥:指桥山。

南塘:指秦岭。

弄兵戏:即“弄兵”,意谓玩兵好战。

抹额红巾:即“抹额”,古代妇女在额上抹上脂粉,用红巾包头。这里借指敌军。等山魅:指等待山中的敌人出现。

夜切人肝作脯甘:夜里折磨人的心肝就像把肉切成了脯和脍(一种烹调方法)。

对裂轻缯如破絮:意思是说撕裂轻绢就像撕破絮被一样。

杀人不死还等闲:意为杀一个人不算什么,不值得大惊小怪。

随上军门求补吏:意思是说跟着军队的长官要求做官吏。

山中:指南塘一带山区。日日报:每天报告。揭竿:举起武器,起义。百道军书勒簿尉:意思是说一百份军事文书都写上了自己的名字。勒,通“勒”字,刻写的意思。簿,同“薄”,是登记、记录的本子。

牙兵:即“牙队”,古代军队中专门负责作战的部队。几队:几支队伍。趋山际:向山里赶去。

珍重看:请仔细看。云已破贼数十辈:意思是说已经打败了几十支贼兵。

留之不可诛不胜:如果留下他,就不能把他处死。不胜,不能取胜。

细作:细作人,即间谍或密探。爰:古同“援”,帮助,引为动词。别党类:分派给不同党派。

贤者宁不当如是:贤明的人难道不应该这样吗?

呜呼:叹词,表示惋惜或感叹。作贼:做贼。死死者冤:死了也值得,但活着更冤枉。

民不作贼将徒然:如果百姓不起义造反,那么将帅只会白白送命。

【赏析】

全诗共八句,每句七字,韵律整齐。前四句叙述诗人家弟杀死敌人的情景;后四句叙及诗人家弟杀死敌人后的情况。全诗以议论为主,夹杂叙事与抒情。

首句“书来家弟遂已破贼大桥为志数语”交代诗人家弟杀死敌人的经过,点出诗人写作此诗的缘由。接着叙述诗人家弟杀死敌人的过程,“南塘小儿弄兵戏,抹额红巾等山魅”,写敌方士兵像小孩一样玩耍,而我军战士则像山中的猛兽一样凶猛,毫不畏惧。“夜切人肝作脯甘,对裂轻缯如破絮”,写我军战士在夜间将敌营包围,割下敌人的心脏做成脯肉,撕开敌营帐篷如同撕碎了薄绢一样。“杀人不死还等闲,随上军门求补吏”,写我军战士虽然杀死了敌人,但并不因此感到羞愧,反而向军门请求做官。最后两句写敌方士兵被消灭后,我军战士却依然在山上活动,继续进行战斗。

中间四句主要写诗人家弟杀死敌人后的情况。“留之不可诛不胜,细作爰书别党类。”写我军战士被俘后,敌方无法将其杀死,只好释放。诗人家弟却因此得到了官府的赏识,被委任官职,并分派给他不同的任务。“我闻此语心独欢,贤者宁不当如是。”诗人听说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因为他认为贤能的人应该像他这样英勇善战,而不是像敌方士兵那样软弱无能。

末两句主要抒发诗人的情感。“呜呼作贼不死死者冤,民不作贼将徒然。”诗人感叹地说,如果我们这些人能够为国家效力,就不会有这么多无辜的人死去。如果百姓不起义造反,那将帅只会白白送命。

整首诗以议论为主,夹杂叙事与抒情。通过叙述诗人家弟杀死敌人的故事,展现了将士们的英勇无畏和高尚品质。同时,通过对战争场面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