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飘云中鸿,口衔尺素书。
有美云间客,宛在天一隅。
兰台振高躅,青骢曳华裾。
初承百里命,栽花烂长衢。
鸣琴讼堂上,素幕垂清虚。
泠然念同调,发箧贻双鱼。
赠我金错刀,投我琅玕珠。
感子缱绻怀,殷勤系罗襦。
岂无倾城色,贵此无盐姝。
林风冉冉暮,岁晏羌何如。
【注释】
- 古意:指古代的情意。
- 飘飘:轻盈飘逸的样子。
- 云中鸿:指大雁。
- 有美:指有才德的人。
- 宛:仿佛。
- 兰台:御史台,古代中央监察部门所在地。
- 高躅(zhú):高远的志向。
- 青骢(cōng):青色的马。
- 百里:一县之地,即一县之长。
- 讼堂上:在公堂审理案件。
- 素幕垂清虚:白色的帐幕下垂着明亮的月光。
- 泠然:形容清亮的声音。
- 鸣琴讼堂上:公堂上弹奏琴声。
- 素幕:白色帐幕,这里指月光。
- 泠然:形容清亮的声音。
- 念同调:思念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
- 发箧贻双鱼:打开箱子送给他两枚鱼形的信物。
- 赠我金错刀:送给我一把镶金的刀。
- 投我琅玕珠:赠送给我一颗玉珠。
- 感子缱绻怀:感激你深情厚谊。
- 系罗襦(rú):用衣襟系住。
- 岂无倾城色:难道就没有倾国倾城的美色吗?
- 贵此无盐姝:以她为最珍贵。
- 林风冉冉暮:傍晚的树林中飘来阵阵微风。
- 岁晏羌何如:到了年末,这年过得如何呢?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在诗中描写了一个“有美云间客”,又“口衔尺素书”的人物,并把他比作“贵此无盐姝”。诗人把人物的高贵、美丽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都融注在这优美的形象之中。
全诗共四章,内容可分为三段。前两章主要写云间人的风采;后两章写诗人对云间人的感情。
第一句,从“有美”二字入手,点明“云间”二字,交代了“有美”之人的籍贯和身份。云,本指云彩,这里代指天。“有美云间客”,既写出了他身份的高贵,同时也暗示了他的行为举止与众不同。第二句紧承“有美”二字,写他的形象特征。“口衔尺素书”,既写出了他文才横溢,又暗示了其高雅的气质和不凡的风度。第三句写这位云间客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影响。他在社会舆论方面享有很高的声誉,人们都很尊敬他。“宛在天一隅”一句既写出了他身处高位,又表明了他对世俗名利的不屑一顾。
中间四句,写云间客在公堂上审案时的情景。“兰台”“青骢”“素幕”“清虚”,这些词语都富有象征意义,既写出了公堂的环境氛围,也写出了云间客的身份地位。“初承百里命,栽花烂长衢”两句,进一步写出了这位云间客在社会中的影响。他不仅受到人们的尊敬,而且还能影响社会风气,使百姓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最后四句,是写云间客与诗人之间的情谊。“鸣琴讼堂上,素幕垂清虚。”诗人在公堂上弹奏琴声,而云间客却在听琴,可见他十分欣赏诗人的才华和为人。“泠然念同调,发箧贻双鱼。”诗人想到自己与这位云间客志同道合,于是取出信物作为礼物赠予他。“赠我金错刀,投我琅玕珠。”云间客收到礼物,十分感动,于是将信物还回,表示谢意。这里的“投”字,既写出了云间客的谦虚,也表现了他与诗人的深厚情谊。“感子缱绻怀,殷勤系罗襦。”诗人被这份真挚的情感所打动,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他想到了自己的妻子,想到妻子那柔软细腻的衣衫,于是他将这份感情寄托在自己的妻子身上。这里的“系罗襦”一词,既写出了诗人对妻子的依恋之情,也表现出了他与云间客之间深厚的情谊。
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结构严谨。诗人通过对云间客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和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