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游昔登梁父巅,天门突兀摩苍烟。
秦碑汉碣半寥落,万家封禅俱茫然。
忆从苍颉制文字,六书灿烂星辰悬。
八百年来阳冰死,邕斯体制谁其传。
董生今年政三十,曳裾笑指长安日。
论心遇我游侠场,意气翩翩指金石。
自言家住沧海东,曾入禹穴探奇踪。
门外寒山挂苍玉,青天削出䨥芙蓉。
朅来挟瑟齐门老,客子形容半枯槁。
黄金台馆天茫茫,系筑悲歌和穷鸟。
兴到长镌石鼓文,快剑长戟秋森森。
突兀虬龙起幽壑,翱翔鸾鹄回高林。
金薤琳琅遍筐箧,螺画虫书互惊绝。
白石烟销苔藓凝,寒云海冻珊瑚裂。
年来徵仲数八分,长沙小篆称通神。
生也雕虫不自惜,往往制作追前人。
偏傍颇肖韩择木,风格时兼蔡有邻。
十载都门困旅食,短衣匹马随风尘。
吁嗟董生何仆仆,归去犹堪友麋鹿。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创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时年作者32岁。这首诗是赠给中秘董体仁的,表达了对董体仁的赞美之情和对其成就的肯定。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远游昔登梁父巅,天门突兀摩苍烟。
秦碑汉碣半寥落,万家封禅俱茫然。
这句诗描绘了作者曾经攀登过泰山(梁父山)的山顶,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同时,他也看到了那些古老的文字遗迹——秦代的石碑和汉代的刻石,虽然它们已经变得稀疏而破败,但依然让人感到历史的沧桑和变迁。
忆从苍颉制文字,六书灿烂星辰悬。
八百年来阳冰死,邕斯体制谁其传。
这里提到了“苍颉”和“六书”,它们是古代汉字的源头和基础知识。作者回忆起自己小时候学习这些知识的经历,感叹汉字的演变历经了漫长的岁月和无数人的传承。
董生今年政三十,曳裾笑指长安日。
论心遇我游侠场,意气翩翩指金石。
这里的“董生”指的是董体仁,他今年三十岁。他在长安城里穿着官服,风度翩翩地指指点点,展现出他的才华和气质。他们之间谈论着彼此的理想和抱负,互相欣赏和鼓励。
自言家住沧海东,曾入禹穴探奇踪。
门外寒山挂苍玉,青天削出䨥芙蓉。
朅来挟瑟齐门老,客子形容半枯槁。
黄金台馆天茫茫,系筑悲歌和穷鸟。
兴到长镌石鼓文,快剑长戟秋森森。
突兀虬龙起幽壑,翱翔鸾鹄回高林。
金薤琳琅遍筐箧,螺画虫书互惊绝。
白石烟销苔藓凝,寒云海冻珊瑚裂。
董体仁提到他来自东海之滨,曾进入过大禹治水的洞穴探索其中的奥秘。他还谈到了自己的家世背景,以及自己的经历和遭遇。他曾经在齐门这个地方居住,现在已经成为一位老年人。他的生活充满了艰辛和不易,但他仍然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年来徵仲数八分,长沙小篆称通神。
生也雕虫不自惜,往往制作追前人。
偏傍颇肖韩择木,风格时兼蔡有邻。
十载都门困旅食,短衣匹马随风尘。
吁嗟董生何仆仆,归去犹堪友麋鹿。
这里提到了“徵仲”和“长沙小篆”,都是古代书法家的名字。董体仁在书法上有着很高的造诣,他的作品被誉为“通神”。他从不吝啬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创作和学习新的技艺,总是追求超越前人的艺术境界。虽然他在都门生活了十年,但却依然保持着一种朴素的生活方式,骑着一匹瘦马四处漂泊。最后一句是对董体仁的赞叹和祝愿,希望他能有一个幸福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