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王长公,彩毫万古称人龙。君不见汪伯玉,一醉颓唐倒千斛。
太常斋日不禁酒,岁岁如泥三百六。金华邂逅赤松子,潦倒乾坤洞肝腹。
弇园澹园及太函,悲风宿草俱茫然。当时把臂谁上坐,老泪河山夕阳堕。
注释:
君不见王长公,彩毫万古称人龙。
君不见汪伯玉,一醉颓唐倒千斛。
太常斋日不禁酒,岁岁如泥三百六。
金华邂逅赤松子,潦倒乾坤洞肝腹。
弇园澹园及太函,悲风宿草俱茫然。
当时把臂谁上坐,老泪河山夕阳堕。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汪思节的诗。汪思节(1490—1572),字季长,号五湖,浙江嘉兴人。他与李流芳、王稚登、张岱等交往密切,为“几社”成员。他一生好学,工书法,尤善行草书。此诗是作者为其写的挽词,表达了对汪思节的深切怀念之情。
首联:“君不见王长公, 彩毫万古称人龙。”王长公是指王羲之,字逸少。王羲之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其书法作品被誉为“千古绝调”。彩毫指的是他的书法笔锋如同五彩般绚丽多彩,龙则是形容书法气势磅礴如龙腾云海。诗人通过这一形象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王羲之的敬仰之情和对其书法艺术的赞美。
颔联:“君不见汪伯玉, 一醉颓唐倒千斛。”汪伯玉是指汪藻,字端明,号潜斋,浙江德清人,明代著名文学家。这里提到的“一醉颓唐倒千斛”可能是一种比喻,形容汪藻的诗文风格豪放不羁,如同倾倒了千万斛的米酒一般。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汪藻文采飞扬的赞叹。
颈联:“太常斋日不禁酒, 岁岁如泥三百六。”太常是指皇帝的宗庙祭祀,斋日即斋戒的日子。这里的禁酒指的是在斋日期间禁止饮酒。而“如泥三百六”则是以“泥”来比喻时间长久、难以逾越的意思。这句诗反映了汪藻在政治生涯中遭遇挫折,生活困顿的境况。
尾联:“婺园澹园及太函, 悲风宿草俱茫然。”婺园、澹园都是指古代文人雅集的地方,太函则指的是藏书之地。这里的宿草表示已经枯萎的野草,茫然则是形容景物凄凉、人事已非的感觉。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汪藻人生结局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汪藻生平事迹的描述,以及对其书法艺术和诗词创作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汪藻深厚的敬意和怀念之情。同时,通过对时间的流转和世事的变化的描绘,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和历史沧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