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张季鹰,放浪江东称步兵。君不见晋吏部,醉倒瓮头笑行路。
衣冠龌龊徒槛猿,富贵斯须草头露。奸雄窃国中华乱,日月何如醉中度。
鲈乡亭下风飕飗,高标想像垂千秋。不因酣卧遭束缚,后世何缘有毕卓。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诗人借古讽今,对那些醉心权术、不思进取的士人表示鄙视。全诗四十六句,可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五首咏古诗,后半部分则是作者自注和赏析。

第一首:

君不见张季鹰,放浪江东称步兵。君不见晋吏部,醉倒瓮头笑行路。

注释:

张季鹰——即张翰,字季鹰,吴郡吴县人。东汉末年,张翰辞官归隐,见秋风起,思念故乡的鲈鱼脍而作《休居赋》,后因“莼鲈之思”而闻名。

步兵——指古代一种以射箭为主的军事兵种。

第二首:

衣冠龌龊徒槛猿,富贵斯须草头露。

注释:

衣冠龌龊——形容衣着简陋,不修边幅。

第三首:

奸雄窃国中华乱,日月何如醉中度。

注释:

奸雄——指曹操。

第四首:

鲈乡亭下风飕飗,高标想像垂千秋。

注释:

鲈乡亭——在浙江杭州西湖孤山南端,相传晋代张翰曾在此处乘小船游览,见秋风起,想起家乡的鲈鱼脍,于是便挂印告退。后人因此在此建了“鲈乡亭”。

第五首:

不因酣卧遭束缚,后世何缘有毕卓。

注释:

毕卓——西晋时著名的酒豪,常饮酒至大醉,然后才回家休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古诗。诗人借古讽今,对那些醉心权术、不思进取的士人表示鄙视。全诗四十六句,可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五首咏古诗,后半部分则是作者自注和赏析。

第一首:

君不见张季鹰,放浪江东称步兵。君不见晋吏部,醉倒瓮头笑行路。

注释:

张季鹰——即张翰,字季鹰,吴郡吴县人。东汉末年,张翰辞官归隐,见秋风起,思念故乡的鲈鱼脍而作《休居赋》,后因“莼鲈之思”而闻名。

步兵——指古代一种以射箭为主的军事兵种。

第二首:

衣冠龌龊徒栏猿,富贵斯须草头露。

注释:

衣冠龌龊——形容衣着简陋,不修边幅。

第三首:

奸雄窃国中华乱,日月何如醉中度。

注释:

奸雄——指曹操。

第四首:

鲈乡亭下风飕飗,高标想像垂千秋。

注释:

鲈乡亭——在浙江杭州西湖孤山南端,相传晋代张翰曾在此处乘小船游览,见秋风起,想起家乡的鲈鱼脍,于是便挂印告退。后人因此在此建了“鲈乡亭”。

第五首:

不因酣卧遭束缚,后世何时有毕卓。

注释:

毕卓——西晋时著名的酒豪,常饮酒至大醉,然后才回家休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