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威慑,走仲达。胡天弗吊丧诸葛。大星煌煌殒天末。
我师反旆丧不发。魏人欢呼夜来蹑。鸣金展帜雷电掣。
懿也狼奔胆欲裂。千秋壮士赞诸葛。死诸葛走生仲达。
诗句解释与注释
- 补蜀汉铙歌十二首帝车见 - 这部分描述了一场战斗的开始,皇帝的车驾出现,象征着战争的正式开启。
- 馀威慑,走仲达 - 表示敌军被震慑,不得不撤退。余威慑可能是指其他军队或将领在战斗中显示出的强大威慑力。
- 胡天弗吊丧诸葛 - 表达了对诸葛亮的哀悼,这里的“胡天”可能是指外国的军队或统治者,他们没有为诸葛亮的死感到悲哀。
- 大星煌煌殒天末 - 指的是一颗明亮的星星坠落于天边,这里可能暗指诸葛亮的死亡,陨落之星象征他的英年早逝。
- 我师反旆丧不发 - 我方军队的战旗突然飘扬起来,但并没有发起进攻,这暗示了我军的犹豫和缺乏决断。
- 魏人欢呼夜来蹑 - 魏人的欢呼声表明他们在夜间迅速逼近,这里的“夜来蹑”形容他们的攻势迅猛。
- 鸣金展帜雷电掣 - 士兵们挥舞着旗帜,发出雷鸣般的金属声响,这是一种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效果,强调了战斗的激烈程度。
- 懿也狼奔胆欲裂 - 司马懿(曹魏的主要谋士)表现出极度的恐惧和不安,他甚至害怕到有如狼奔一般的内心状态。
- 千秋壮士赞诸葛 - 对诸葛亮的赞美延续至千秋,意味着他的功绩将永载史册。
- 死诸葛走生仲达 - 虽然诸葛亮已经去世,但司马懿仍然能够感受到他的智慧和勇气,这反映了一种复杂的心理动态和权力关系。
译文
补蜀汉铙歌十二首帝车见
残余的威慑使敌军退缩,仲达败走。天公不作美哀悼诸葛。明亮之星坠落于天末。
我军反旆丧不发,魏人在夜中迅速接近。雷鸣般的金属声,旗帜飘扬。
司马懿也狼奔胆欲裂。千秋之壮士赞诸葛。死诸葛走生仲达。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富有节奏感的语言描述了三国时期一场关键的战役。诗中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对比、比喻和拟人,使得战斗场面生动而具有戏剧性。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如“陨落之星”和“雷霆之声”,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此外,诗中还蕴含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评价,以及对权力和忠诚的复杂思考,展现了作者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整体上,这首诗是一次对古代战争场景的艺术再现,也是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