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被毡裘,征人上陇头。
黄龙悬塞色,白马赴边愁。
陇坂高无极,寒泉咽不流。
梅花何处折,肠断在朱楼。

《陇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古风》五十九首之一。此诗共十四句七十字,表达了诗人在外漂泊的孤独和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之情。下面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1. 诗句原文
    陇首九月被毡裘,征人上陇头。
    黄龙悬塞色,白马赴边愁。
    陇坂高无极,寒泉咽不流。
    梅花何处折,肠断在朱楼。

  2. 译文及注释

  • 陇首九月被毡裘,征人上陇头。
  • 陇首:指甘肃境内的陇山之首。
  • 九月:季节。
  • 被毡裘:穿上毛皮制成的衣服。
  • 黄龙悬塞色,白马赴边愁。
  • 黄龙:古代用以象征边关的旗帜,此处比喻边关景色。
  • 悬塞色:边关景象。
  • 白马:代指战士,奔赴边疆。
  • 愁:思念故乡或亲人。
  • 陇坂高无极,寒泉咽不流。
  • 陇坂:指秦岭一带的山路,地势险峻。
  • 寒泉咽不流:形容道路艰险,难以通过。
  • 梅花何处折,肠断在朱楼。
  • 梅花:春天的象征,常用于表达哀愁与美好。
  • 朱楼:华丽的楼阁,常用来比喻繁华之所。
  • 肠断:极度伤感,心为之碎。
  1. 赏析
  •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边关将士的艰辛和思乡之情。
  • 诗歌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对比边关的壮丽与内心的忧愁,增强了情感的深度和广度。
  • 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每个词句都充满了力量,能够深入人心,引发共鸣。

《陇首》不仅是一首表达边关将士情感的诗篇,更是一首充满哲理的作品。它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地,心中始终有一份对家的思念和对生活的热爱。让我们珍惜每一个当下,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同时也不忘关心身边的人和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