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天烽火照平卢,乍夜单于猎上都。
十万征人明月里,一时齐挽绣蝥弧。
接天烽火照平卢,乍夜单于猎上都。
十万征人明月里,一时齐挽绣蝥弧。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边塞战争场景。在初夜的宁静中,北方的敌军突然发起攻击,明灭的烽火照亮了平卢这一边防重镇。诗人通过“接天烽火”和“乍夜单于猎上都”的描绘,展现了边疆的危机和敌军的突然袭击。
诗中的“十万征人明月里,一时齐挽绣蝥弧”,则形象地描绘了士兵们在月光下举起军旗的场景。这不仅仅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更是对士兵们英勇无畏、团结一致的精神的赞美。他们不仅是战场上的士兵,更是国家的守卫者和民族的脊梁。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通过对烽火、月光、军旗等元素的细腻描绘,将边塞的紧张气氛和战士们的英勇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理冲击。这种艺术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边塞战争的残酷与艰难,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深深的热爱与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