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前树底碧迢迢,试问源头出处遥。
斜落石梁疑饮涧,远趋沧海欲吞潮。
声从夜雨添来急,影逐晚风吹不消。
太液池边春似锦,绿波长带翠烟飘。
北京八咏居庸迭翠
山前树底碧迢迢,试问源头出处遥。
斜落石梁疑饮涧,远趋沧海欲吞潮。
声从夜雨添来急,影逐晚风吹不消。
太液池边春似锦,绿波长带翠烟飘。
译文:
北京八景之一《居庸叠翠》是一首描绘山前树木下景色的长诗,其中包含了对山的远近和水流的声音的描绘。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理解:
- “山前树底碧迢迢”:描述了在山前树木覆盖的地方,景色如同碧玉一般美丽而深邃。
- “试问源头出处遥”:表达了诗人在寻找源头时,发现其位置遥远且难以到达。
- “斜落石梁疑饮涧”:描绘了一块倾斜的石桥,它似乎像是在饮用着山涧中的清泉。
- “远趋沧海欲吞潮”:形容了河流的流向,它似乎想要吞噬整个大海。
- “声从夜雨添来急”:描写了夜晚雨水的声音,给原本静谧的景色增添了急促的声响。
- “影逐晚风吹不消”:描述了傍晚风吹过的影子,仿佛永远不会被吹散。
- “太液池边春似锦”:描绘了太液池边的春天景色,宛如一幅美丽的锦缎。
- “绿波长带翠烟飘”:形容了绿色的水面上漂浮着翠绿色的烟雾,给人一种梦幻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以“居庸叠翠”为主题,通过对山前树木下的景色、声音、影子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壮丽的自然风光画卷。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景色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诗意。同时,诗人还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描绘,展现了居庸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景观,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与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