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垣兼秩日从容,扈从重来又涉冬。
懒性喜逢人事少,不才虚负圣恩浓。
夜窗时听金门漏,晓枕频惊海印钟。
谁谓元龙多意气,空将短鬓栉𩬛松。
杜甫的《草堂即事四首》是唐代诗人杜少陵的作品,其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有重要位置。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诗句原文:
词垣兼秩日从容,扈从重来又涉冬。
懒性喜逢人事少,不才虚负圣恩浓。
夜窗时听金门漏,晓枕频惊海印钟。
谁谓元龙多意气,空将短鬓栉𩬛松。译文解析:
- 词垣兼秩日从容:杜甫在朝廷中担任官职,生活相对安定,可以从容不迫地生活。
- 扈从重来又涉冬:指杜甫随皇帝出行,再次来到冬天的寒冷地带。
- 懒性喜逢人事少:杜甫性格懒惰,喜欢无事的状态,遇到的人少,事情也相对较少。
- 不才虚负圣恩浓:杜甫自认为没有才能,辜负了皇帝的深厚恩情。
- 夜窗时听金门漏:夜晚时分,杜甫听到宫廷中计时的漏壶声。
- 晓枕频惊海印钟:清晨醒来,被晨钟惊醒。
- 谁谓元龙多意气:用东汉末年英雄人物许汜的典故,表示自己没有真正的豪杰气概。
- 空将短鬓栉𩬛松:形容自己年老,头发稀疏,无法像年轻人那样修饰发型。
- 赏析:
- 诗中反映了杜甫晚年的生活状态,他虽然官至高位,但内心感到空虚和失落,因为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 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 整首诗体现了杜甫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艺术技巧,通过朴素的语言展现了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
《草堂即事四首》不仅是杜甫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杜甫的思想感情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